宋高宗趙構,南宋第一位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高宗很長壽,他活到了81歲,可他56歲時就禪位了,將皇位讓給了趙昚,即宋孝宗。普遍認為,宋孝宗是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在位期間將岳飛平反,大量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加強集權,積極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污,尤其重視農業生產,百姓生活安康,史稱「乾淳之治」。
趙昚是趙匡胤的七世孫,宋高宗的養子。一個問題,宋高宗為何正值壯年時選擇禪位呢?宋高宗自己無法育有皇子,可他也可以選擇宋太宗趙光義的后人,為何偏偏選擇了趙匡胤的后人?
筆者認為宋高宗退位的原因有兩個:這個皇位實在不好坐;金軍打過來跑路方便。紹興和議達成,岳飛被殺,宋金之間確實維持了20年的相對和平。然而,隨著海陵王完顏亮登基后,撕毀了和平協議,金軍再次大舉南下攻打南宋。
如果不是書生虞允文等人在采石大敗金軍,加上金國內部爆發政變,紹興三十一年很可能就是南宋的滅國之時。經歷了這一次打擊,宋高宗意識到自己當年尋求和議是很愚蠢的行為。宋孝宗登基后,立即將岳飛平反,而宋高宗沒有任何阻攔,這也說明他可能意識到當年阻攔岳飛北伐是蠢招。
經過一番反思后,趙構心力俱疲,于是決定退位。歷史上真心退位的皇帝幾乎不存在,比如李淵就是被李世民趕下皇位的,可宋高宗退位確實真心實意。為了讓自己退位有依據,宋高宗還玩起了「孟太后托夢」
:「及元懿太子薨,高宗未有后,而昭慈圣獻皇后亦自江西還行在,后嘗感異夢,密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會右仆射范宗尹亦造膝以請,高宗曰:‘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不得享之,遭時多艱,零落可憫。朕若不法仁宗,為天下計,何以慰在天之靈!’于是詔選太祖之后。」
宋高宗選擇趙匡胤之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趙光義代表的太宗系宗室在南渡后還有很大勢力。南渡宗室中,光濮王系里宋高宗的叔祖、叔伯輩人數就多達兩位數。如此之多的人,宋高宗可以選來當養子的人保守估計有幾百人,可他就偏偏不選。
再看看宋孝宗的親生父親趙子偁,官宣教郎,秦王趙德芳后裔。退一步來說,如果金人把徽欽二帝的任何一個兒子視為皇帝,那麼南宋這邊皇帝位置就尷尬了。所以,宋高宗選擇趙昚就名正言順了,那麼北方的徽欽二帝及其皇子無論怎麼折騰,都讓北方的傀儡喪失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