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中原玉石空,箭穿父老血殷紅。可憐後世無心輩,爭替天驕扛鐵弓。」看到這首詩就能想到應該是一位殺人不眨眼又擅于騎射猛將,其實這人不是猛將,而是比猛將更為殘忍、兇猛的首領,他就是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在歷史上是一位頗具爭議的人物,大多數人都認為他是野蠻殘忍的侵略者,統一蒙古之后他便開始發動多次的對外戰爭,西夏、西遼及中亞的花剌子模先后滅亡于他的鐵蹄之下,最遠到達東歐的黑海海濱,所過之處殺人無數。但是成吉思汗在屠城時,不殺三種人,這才是讓敵人最害怕的!那麼成吉思汗不殺哪三種人呢?
父親被害,母親教導
成吉思汗本名叫鐵木真,出生在蒙古的斡難河,他的父親在蒙古是一個小部族的首領,成吉思汗出生時手握如石一樣的血塊,恰好他的父親打了一個勝仗,便給他取名為鐵木真,意思是「鐵之最精者」
,鐵木真是長子,父親在他的身上寄予了厚望。那時蒙古各部族之間的爭斗非常激烈,父親被其他部族首領假意示好而毒死,那時候鐵木真剛九歲。父親死后,他們孤兒寡母沒有了依靠,只能流落草原相依為命,鐵木真的少年時期過得非常的窮苦,父親被害、母親養他,一系列的恩怨在鐵木真的心中生根發芽。
鐵木真小時候就有著兇狠的一面,為了一條魚想用箭射小伙伴,在母親的教導下他才有了善念,如果那時候沒有母親及時糾正他的人生觀,可能長大真的就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而鐵木真也是從那個時候起,開始有了朋友,就是以后那些不離不棄的「安答」小伙伴。
厚積薄發,建號稱汗
少年時期的鐵木真過得窮苦又艱難,但絲毫沒有磨到他的銳氣,反而更加的懂得隱忍。長大后為了能夠有所倚仗,他投靠到父親生前的安答賬下效力,他慢慢開始收集父親的舊部,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股小勢力,在父親安答的幫助下,他為父親報了仇,也因這此戰役的勝出,鐵木真也開始擁有了自己的勢力和威望。
之后鐵木真開始積極往來于蒙古的各部族之間,能拉攏的就結盟,拉攏不了的就吞并,他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多年以來的隱忍在此時厚積薄發,年少時心中憋的一股氣在此時全部爆發出來,在他的領導下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建號稱汗,從那時起他成為了蒙古最大的王——成吉思汗。
鐵木真強大自己勢力的過程中,也經歷了兄弟的叛變,讓他更加的了解人情的冷暖;在征戰的過程中也摸索出了經驗,知道強大的軍隊并不一定要靠勇猛,還要有紀律,于是他出台了一條規定:一是戰勝時不許貪財,事定后均分所得財物;二是戰斗中兵馬退動至原排陣處要返回力戰(防止沖亂本軍陣腳),違者斬。
攻城略地,一路向西
成吉思汗野心勃勃,看到子孫們為爭奪利益而鬧得不歡,他就告訴子孫們,天下之大,完全可以靠著自己的本事去爭奪其他的國土,不要為眼前的利益所蒙蔽。而對于將領們他則說:「男子最大之樂事,在于壓服亂眾,戰勝敵人,奪取其所有的一切,騎其駿馬,納其美貌之妻妾。」
成吉思汗不僅是一個能征善戰的王者,更懂得揣摩人心,也許是少年時期的積累讓他更了解人性,他所說的話都是在觸發男人本能的征服與掠奪欲望,也是在他這樣的「慫恿」下,他的帝國也變得越來越強大。
成吉思汗先舉兵滅夏,之后又南下伐金,金國雖然沒有被滅,但也被他侵占了近一半的土地。成吉思汗看金國這塊骨頭難啃,便一路向西攻城略地,先收取了「八河」,又征服烏斯、撼合姒納、康合思、禿巴思、不里牙惕等部,占領花剌子模后,西征東歐,蒙古軍足跡遠抵克里米亞半島。
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鐵騎所過之處盡是屠城,但他卻有三種人不殺。可汗屠城,三種不殺
第一種是小孩子不殺。孩子幼小無辜,殺他們有損軍隊的形象,最主要的原因,小孩子也是有生力量的一部分,年紀小不懂世事,大有可調教的成長空間,假以時日,這些小孩子長大后也是蒙古鐵騎中的一員,搞不好還有名將出現,成吉思汗對此非常有遠見。
第二種是工匠不殺。工匠的地位比較低下,但是成吉思汗卻看中了工匠的能力。行軍打仗需要強大的軍事實力,除了馬以外就是武器,工匠能夠打造出堅硬鋒利的武器,同時還能提供出各種方便于行軍的器物,只要有利于軍隊發展、幫助軍隊強大的工匠,成吉思汗都會不殺,這些工匠為蒙古軍隊提供源源不斷的軍事資源。
第三種是放跑的人不殺。
成吉思汗屠城之后,總會故意留下一些「人證」,別人想毀尸滅跡都來不及,而成吉思汗卻故意放跑一些人不殺,其主要原因就是他想通過這些死里逃生的人去給他「宣傳造勢」,證明他手段的殘忍。通過這些人繪聲繪色、添油加醋的描述,聽到成吉思汗「事跡」的人都會為之膽寒,當成吉思汗想進攻下一個城池時,守城之人聽說過他的「事跡」就會不戰而降,要麼就棄城逃跑,讓成吉思汗省去了不少的麻煩。
不得不承認成吉思汗的心理戰術玩得非常好,這才是讓敵人最害怕的東西。而他也是用事實證明自己是說到做到之人。所以成吉思汗做出了其他皇帝沒有做到的事情,為以后建立元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元朝成為領土面積是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帝國。
小結
成吉思汗是個有野心的人,大概小時候家族變故讓他埋下了報復的陰影,同時在窮苦的環境中學會了揣摩人心,他從一個落魄王子變成了蒙古的可汗,都與年少時期的經歷有關,隨著年紀的增長,他的報復之心也越來越強烈,當他報仇之后就被征服欲望所吞噬,成為了殘暴掠奪天下的戰爭機器。
凡事都有他的兩面性,成吉思汗更是一個飽受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人喜歡他建立的強大蒙古帝國,而更多人則認為他殘暴的形象讓人感到不恥。或許成吉思汗為子孫后代打下了善戰的底子,卻忽略了治國之術的培養,所以,元朝疆土雖然遼闊,只是統治時期太短,鞭長莫及也有關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