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是大唐王朝的第三任皇帝,他在父親李世民和老婆武則天這兩位的光芒萬丈之下,多少顯得有點黯然失色,一直以來,李治給人的印象就是懦弱,膽小。早年屈服于李世民,當了皇帝后也被武則天的陰影籠罩著。
可實際上李治并非如此,他在歷史上還是留下了一番作為,而且有很強硬的手段。如今在外國的史書中,唐高宗則是以恐怖的形象出現,為什麼會這樣呢?他究竟做了什麼?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所以在嫡長子繼承制度的唐朝,李治是沒有做太子的資格的。可是他依舊從小認真學習,加上他天資聰慧,所以很受父親的喜愛。有次李世民問他讀《孝經》有什麼心得,李治說道:在家要侍奉父母,保持恭敬。做了臣子就要效忠皇上,為國盡忠。李世民很滿意李治的回答。
當時李世民最寵愛的三個兒子就是太子李承乾,還有魏王李泰,以及李治。這三個兒子中,老大承乾太子腿有殘障,李治又太小,所以李世民一直對魏王李泰的寵愛比其他兒子多。李世民本人或許覺得沒什麼,可是這讓承乾太子心生芥蒂,久而久之,魏王李泰也生了做太子的心思。
兩方的斗爭一天比一天激烈,看著魏王李泰越來越受李世民喜愛,太子承乾終于忍不了了,他學習玄武門政變那一套,發動政變殺死李泰再逼迫李世民退位,這在李世民面前不是班門弄斧嗎?結果行動還沒開始,太子承乾就被抓了起來,太子之位也隨之被廢。
那麼太子誰來當呢?李世民有讓李泰做太子的心思,李泰也感覺到了,可是他怕一天天長大的弟弟李治對他有威脅,于是派人去恐嚇李治老實點不要亂講話。李治這時候終于第一次出手,他跑到李世民跟前哭訴哥哥李泰恐嚇自己,李世民有點不相信。
于是他又讓人審問廢太子承乾,他說自己要發動政變是因為李泰想做太子很久了,自己害怕哪天他殺自己,所以才要主動動手的。李世民這才明白,原來魏王一直在欺騙自己,他隨即流放了李泰。這時李世民終于想立李治為太子,可是李治一直以來籍籍無名,怎麼能讓大臣們心甘情愿選擇這個他做自己將來的老板呢?
李世民的做法真可謂簡單粗暴,他流放李泰之后就帶著李治去和大臣們商討國家大事,大家一頭霧水地開完會,李世民竟然哭了起來,邊哭邊說現在太子被廢,魏王李泰又有不臣之心,可憐的大唐帝國連個繼承人都沒有了,
李世民越哭越傷心,拔出劍來就要自刎,大臣們紛紛攔住了他,并且說這不是還有小皇子李治嗎?他是可以做儲君的,就這樣,李治被立為皇太子。做了皇太子之后,李治繼續保持孝順和忠誠,當時李世民已經年老,他竭盡全力去照顧。有次李世民生了一個瘡,為了除掉里面的毒素,李治竟然親自用嘴給李世民吸了出來,可見其赤誠之心。后來李世民終于快走到了人生的終點,李治當然依舊侍奉在其左右,而這時他卻遇到了另一個改變他人生的人。
她就是當時李世民的妃子武則天,武則天和李治一起照顧病重的李世民,日久生情。李世民駕崩后,武則天按照慣例進了感業寺削發為尼,然而初嘗禁果的李治對她的思念卻日益增多。更何況李治此時已經順利繼承了皇位,于是他一紙詔書,將武則天重新召進了皇宮。
武則天或許是一個投資高手,她看出了李治將來會做皇帝,所以心甘情愿將青春奉獻給他。而她同時也是一個心機極深之人,進宮之后,她對當時的皇后和貴妃百般恭敬,在后宮獲得了很好的聲譽。其實她真正要的是皇后的位置,終于,李治對武則天的愛越來越深,他決定要立武則天為皇后,他會成功嗎?
其實,李治之所以要立武則天為皇后,不僅是因為倆人的感情,更重要的是當時的皇后和大臣長孫無忌沆瀣一氣,而長孫無忌仗著自己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獨攬大權,所以李治想用皇后開刀,一步步削減長孫家族的勢力,就這樣,武則天終于做了皇后,后來夫妻二人連手除掉了長孫無忌,李治終于掌握了朝政大權。
此后的李治并沒有閑著,他多次向國外用兵,大大增加了唐王朝的國土面積。當時朝鮮半島發生戰爭,李治派人去平定,結果唐朝軍隊直接消滅了當時的高句麗,占領了朝鮮半島。還有當時的西突厥,在今天的新疆一代,李治也多次向西用兵。在他登基后的第八年,西突厥徹底被消滅。
這場戰爭一直打到現在的烏茲別克斯坦,當年漢武帝發兵攻打匈奴也不過如此吧。所以我們如今翻開地圖,就會發現在唐高宗李治統治時期,唐王朝的版圖是最大的。
而李治這種強硬的軍事手段在外國史書中也被記載了下來,當時在西方各國將李治派出的軍隊稱為「黃禍」 ,雖然這個名稱不太雅,了我們也能從中窺探到當時唐朝朝強大的軍事實力,已經讓西方國家懼怕了,而這正是李治強硬手段帶來的結果。
當然李治不僅有軍事成就,他在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建樹。可是他遇到的時代有點尷尬,前有被后人稱為「千古一帝」的父親李世民,后有我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武則天,夾在這兩者中間,也就導致了李治給人一種懦弱的感覺。
那如果我們換一種方式,將李治和其他普通皇帝一比較,比如當時西方國家的皇帝,從他們史書的記載中我們就會發現實際的李治手段是多麼強硬,甚至是有些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