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步步驚心》的時候我曾癡迷多年不能出坑,很喜歡這部劇,很喜歡若曦這個人物,當然也很喜歡劉詩詩的演繹。若曦是一個從現代穿越而來的人,她帶著現代思維,因此她不能接受紫禁城裡的皇權至上,面對皇家的爭權奪位,陰謀算計,她步步為營、力不從心,她也曾試圖向命運抗爭,但終究感歎”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若曦的死亡,其實是可以預見的悲劇。
四段感情糾葛,分別對應張曉這個現代人的靈魂對大清這個處於頂峰的封建社會的態度。
十阿哥喜歡若曦嗎?喜歡,喜歡她的與眾不同。但也沒有到非若曦不可的程度,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婚姻大事根本不會由他做主。若曦喜歡十阿哥嗎?作為朋友,有。
作為情人,沒有。若曦在這場中秋宴會上,見到了封建皇權下最有權利的人—康熙皇帝。
康熙帝萬人之上,與十阿哥是父子,也是君臣。
也是這場賜婚,讓張曉看到了封建王朝下畸形的皇家關係,個人的意願在這個時代下不值一提,連皇子都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更何況她。
若曦第一次對這座富麗堂皇的宮殿產生恐懼。
這個時候的若曦還會笑
因為身份,因為各方勢力的“努力”,若曦進了宮,成為了康熙皇帝身邊的奉茶宮女。
八爺喜歡若曦,很正常,他從來便是喜歡這麼明媚的女子,若蘭曾經是,若曦現在是。
若曦喜歡八爺,其實就代表了張曉對若曦的妥協。作為現代人的張曉,是不會接受一妻多妾制,也不會喜歡上自己的姐夫的。可處在古代的若曦,與姐姐共侍一夫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然而,這段感情的開始與結束,其實都透露出若曦內心深處的掙扎。作為熟知歷史走向的現代人,若曦不敢賭。作為女人,她又無法對溫柔的八爺無動於衷。
其實說到底這段感情對二人都沒有那麼重要。八爺無法為了若曦捨棄爭奪皇位,若曦也無法為了八爺堵上自己的命。而且若曦也知道了姐姐若蘭一直鬱鬱寡歡的真相,這無疑又讓她對八爺產生抗拒心理。
註定無疾而終的一段感情。正如若曦對紫禁城的態度,妥協於這座吃人的宮殿,卻也想為自己求個圓滿的結局。
自由,已經離她太遠了。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若曦對四爺的態度從來便是不同的,因為她知道四爺是最後的勝利者。然而四爺會錯了意,在與八爺分開後,若曦也把四爺的東西送了回去。
可是,命運終究由不得她。因為和敏敏的關係,因為敏敏的父親給若曦的一枚玉佩。她再次站在風口浪尖上。
四爺提醒她早做打算,可此時的若曦妄想獨善其身。預言成真,太子欲求皇帝賜婚若曦,經過各方勢力的角逐以及若曦的一場病,這件事終究平安度過。
經過這場災劫,若曦開始想給自己找一棵大樹,還能有誰呢,當然是最後的勝利者四爺。
對於這段歷史,對於眾位阿哥,若曦再也做不到獨善其身,她也成為時代洪流中不起眼的一朵浪花。
表面上看,若曦已經完美融入這個封建王朝。可實際上,她卻還在堅守自己的本心,康熙欲為她賜婚十四爺,若曦抗旨不遵。不僅是為了四爺,更為了她自己。
如果她接受賜婚,那麼張曉就已經死了。若曦再也不是獨一無二,她會變成這個社會芸芸眾生中的一員。
浣衣局的日子雖然苦,卻是難得的平靜。也許是這段安靜的日子讓她更加平和,不再試圖用自己來對抗整個社會。她只想沉溺在她的愛情中。可是,命運又怎會放過她呢?
李德全的死亡,綠蕪的自盡,姐姐若蘭這麼多年也已油盡燈枯,玉檀的悲劇,當年十三爺被幽禁的真相,唯一與若曦有著生命糾葛的孩子也離開了她,明慧的一場大火終點燃了張曉。
看著這麼多年與她朝夕相處的這些人,因為欲望,因為權利,因為這個封建社會,面目全非,家破人亡。
若曦無法再欺騙自己,她的心很小,只容得下四爺。她的心也很大,她希望大家能都好好的活著。可在這個封建王朝,她所求無異於癡人說夢。
她無法在經歷這麼多事情後,還能安然的與四爺享受他們二人的愛情。所以,她選擇了離開。
誰又能想到,當年那道讓她發落浣衣局的聖旨此時卻能讓她逃離這牢籠。
離開,是最好的結局。她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與她一同長大的玩伴一個接一個的被她的愛人逼死,對於她而言,這不是歷史書上一個又一個的名字,他們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若曦喜歡十四阿哥嗎?並不。十四阿哥喜歡若曦嗎?或許有一點吧。
但無論是誰,這份喜歡都太輕了,張曉所要的,他們全都給不了。
若曦,曾經只想活著。可這個世道,從來容不下異類,也容不下張曉。
若曦的悲劇,不在於她自己,而在於這個社會。容不下悲憫,容不下善良。她像是在一條湍急河流中艱難前行,卻仍然想要救起身旁即將淹死之人。
即便若曦的悲劇讓人流盡了眼淚,但是在我看來,沒有比這更合適的結局了,在這個社會、這個背景下,她應該死去,只能死去,這才符合瑪律泰若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