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秦始皇為「嬴政」,其實是個錯誤的叫法。
在古代,對人的稱謂其實很復雜的。
一個人的稱謂,大致包含有姓、氏、名、字、號等。
現在,我們已經把姓和氏合成了一個詞——「姓氏」,指的就是姓;同樣,也把名和字合成了一個詞——「名字」,指的就是名。
原因很簡單,氏和字的講究已經消失了,至于號,大概也只與外號掛鉤了。
那麼,古代的姓、氏、名、字分指什麼呢?
還是舉個例子說明下。
舉誰好呢?
舉個全世界都知名的大人物——孔子。
「孔子」二字,是人們對他的尊稱,在古代,「子」是對士大夫的通稱——《云麓漫鈔》云: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稱「子」,若宣子、武子之類是也。
孔子的姓氏名字分別是什麼呢?
他其實是姓子,孔氏,名丘,字仲尼。
姓,是母系社會的產物,主要用來區分血緣,用以制約婚姻,同姓不通婚。
氏是父系社會的產物,用以區分貴賤,通過氏可以了解他的宗族、家庭以及社會地位。
通常,平民有姓無氏,而貴族既有姓,又有氏。
那麼,為了彰顯自己的尊貴地位,在稱謂上就不能稱姓,只能稱氏。
所以,孔子的正確稱謂是「孔丘」,或者「孔仲尼」;稱「子丘」或「子仲尼」就會讓人錯愕不知所以然。
同理,詩人屈原其實是羋姓,屈氏,名平,字原,所以稱「屈平」或「屈原」;而不稱「羋平」或「羋原」。
呂不韋為姜姓,呂氏,名不韋,稱「呂不韋」而不稱「姜不韋」。
說完了孔子、屈原及呂不韋,就可以以他們作為參照來說秦始皇了。
秦始皇其實是嬴姓、趙氏,名政。
不難看出,我們不應該叫秦始皇為「嬴政」
——即應該叫秦始皇為「趙政」。《通志•氏族略》中說: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
只有平民和女人才稱姓,尊貴的男子是不稱姓的。
不過,同是《通志•氏族略》又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
即秦滅六國之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種書面用語。而漢代以后的人們多已不懂得上古三代時期的姓氏文化,并且對于秦國趙氏的史實也不了解(兩周史書里不稱呼各國君主的氏而只稱名),簡單地按自己的姓名習慣將秦始皇的古姓當成今姓(氏)一樣用在名字前面,寫成了「嬴政」,謬誤至今天。
同樣的事也發生在姜子牙身上。
姜子牙為姜姓,呂氏,名望,號飛熊。他的正確叫法為「呂望」而非「姜望」。
最后補一下,姓和氏相比較,姓比較穩定,而氏是可以根據主人的社會地位變化而變化的。
比如商鞅。
商鞅為姬姓,公孫氏,名鞅,先期在衛國,以衛為氏,稱「衛鞅」,后入秦得賜商地,即以商為氏,稱「商鞅」。
秦始皇是嬴姓、趙氏,那麼,他的兒子也應該是嬴姓、趙氏,至于扶蘇和胡亥,只是他們的名而已,沒有稱氏。如果要稱呼全,正確的叫法是「趙扶蘇」和「趙胡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