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帝身兼二職,既是中原皇帝,又是草原大汗。看似很容易勵精圖治。
如勵精圖治,加強中央集權,知人善任,發展中原經濟,減輕百姓的負擔。
如勵精圖治,鼓動大伙出去搶劫,搶的盆滿缽滿,讓大家享受到擴張紅利。
但實際上,這兩條路都很難走。
搞擴張,元朝試過。
元朝滅宋后,元世祖忽必烈和元定宗曾試圖吞并日本、安南(越南)、八百媳婦(在泰國北部)等政權。
但這些擴張全部失敗了。不僅失敗了,沒擴張多少土地,反而因為戰爭失利,搞得國庫空虛,不得不叫停戰爭。
搞中央集權,專心治理中原。元朝皇帝也嘗試過,但也都失敗了。
為什麼會失敗呢?
因為要搞中央集權,就得先漢化。一切按照中原的規矩來。如果在中原使用草原上的那套政治生態,是根本行不通的。
現在好多人說元朝短命,是由于皇帝不愿意漢化,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中原的皇帝,還是草原的大汗。始終不得漢人人心,最終被漢人趕出了中原。
這種論述,是對的。
但是觀點,屬于典型的本末倒置。
因為漢化能夠加強皇帝權威,這種用腳趾頭都能想到的好事,元朝皇帝怎麼可能拒絕?
元朝的漢化之所以斷斷續續,并不是元朝皇帝不想漢化。而是搞漢化,必然要動蒙古貴族的既得利益,會得罪蒙古貴族,阻力太大了。操作得不好,漠北草原和中原漢地就分裂了。變成又一個南北朝。
就拿忽必烈來說。
忽必烈年輕時,就十分仰慕漢地文化。
帝在潛邸,思大有為于天下,延藩府舊臣及四方文學之士,問以治道。
他能擊敗阿里不哥,就是因為他獲得了中原漢人豪強的支持。
但擊敗阿里不哥后,即便是忽必烈,為了維持元朝在漠北的統治,也不得不在漢化和維持傳統的二選一中,做平衡處理。
雖說忽必烈在位后期,由于漢將叛變、禪讓風波和太子真金的病逝,對漢文化有了懷疑和抵觸心理,一度完全叫停漢化。
往后的元成宗、元武宗統治時期,元朝大致上也延續忽必烈時期的政策。以致大約近三十年時間,元朝的漢化不進反退。
但前面說了,漢化有利于加強中原集權。元朝皇帝其實做夢都想漢化。
在巨大的潛在收益面前,元朝第四代、第五代皇帝元仁宗、元英宗又重啟漢化。比如重開廢除了近半個世紀的科舉制度,提拔漢人精英壓制舊貴族,限制蒙古諸王的權利。
但是,由于幾乎所有元朝的宗親、外戚、勛貴都屬于保守貴族,都反對漢化。皇帝要分他們的蛋糕,他們必然要反撲。
所以元仁宗、元英宗的漢化,最后以元英宗被保守貴族刺殺而草草收場,不了了之。
元英宗被殺后,保守貴族擁立晉王也孫帖木兒為帝。是為泰定帝。
泰定帝從小在草原長大,不通漢學,所以他在位的五年,元朝的漢化又停滯了。
在位五年后,泰定帝病死。
其后,由于保守貴族的干涉,元朝在短短十三個月內,換了三任皇帝。中間甚至還發生了內戰。
直到1329,精通漢學的元文宗繼位,才結束了內戰。
按理說,元文宗精通漢學。他在位時,應該會仿效元仁宗,重啟元朝的漢化。
可是實際情況是,由于保守派勢力太大,大到能威脅皇帝性命。元文宗不想重蹈元英宗的覆轍。便只能搞些「樣子工程」。
如用虛崇文儒的手段來安撫漢地民心。
做出制度上的變革,他是想也不敢想。
由于元文宗的碌碌無為,元朝的漢化依然是毫無氣色。而元朝在保守貴族的治理下,在中原的統治日衰。後來元末農民大起義的火苗,就是在此時撒下的。
元文宗死后,又經過一系列的動蕩(元文宗遺詔,傳位順帝。但保守貴族不允許元順帝繼位),元順帝在歷經流放朝鮮半島等一系列磨難后,終于繼位做了皇帝。
繼位之初,由于當時的權臣伯顏,極度反對漢化。搞得民怨沸騰,民族矛盾激化。
如伯顏不僅以皇帝的名義下詔令,禁止漢人和南人執兵器和農用鐵禾叉。甚至還喪心病狂的提出殺光張、王、劉、李、趙,五個漢姓老百姓的請求。搞得下到黎民百姓,上到朝廷的漢人官員,都與蒙古、色目人產生了深深矛盾。
所以等到元順帝鏟除伯顏,并親政后,他立即重用宰相脫脫,開啟漢化。
如提倡文治國,重啟科舉,借以籠絡漢族士大夫;平反昭雪一批冤獄;下令免除百姓拖欠的各種稅收,為農民減負;開馬禁,放寬對漢人和南人的管制。
試圖通過這一系列改革,緩解民族矛盾,中興元朝。
按道理講,元順帝勵精圖治時,距離元朝滅南宋僅54年。距離元朝建立僅62年。
即便是以金宣宗南遷河南,蒙古軍進入中原來算,也不過119年。
按照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發展規律,一百多年的發展,王朝當然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土地兼并、官員貪污腐敗等。
但這些都只是小問題。并非不可挽救。只要皇帝勵精圖治,有較強能力,修正錯誤,并非不能開創出中興的局面。
但是由于此前的元朝統治者,統治水平實在是太稀爛了。幾十年的「包稅制」,讓基層官員已經習慣了不理會皇帝的詔令。
因而元順帝的改革召令下發后,許多官員陽奉陰違,仗著天高皇帝遠,繼續肆意欺壓底層老百姓,繼續搜刮民脂民膏。讓元順帝的改革始終只是停留在紙面上。
改革無法落實,加之天災橫行,元順帝被迫下召罪己,試圖挽回中原人的人心。
可中原人對元朝早已經喪失透頂了。即便是士大夫,也不愿意在支持元廷。此時元順帝發罪己詔,能有什麼用呢?
說到元朝漢人士大夫對元朝的敵視,不得不插一句——簡直是歷史罕見。
中國歷史上的起義,普遍有一個規律:底層老百姓先揭竿而起,但往往只是炮灰。最后摘桃子的,大多是貴族。
比如隋末起義,七十二處草寇,嚴重動搖了隋朝統治。但最后奪了江山的,是隋朝皇室的老表唐國公李淵一家。
但元末起義,情況正好相反,諸如朱元璋的義父郭子興,輔佐韓林兒的劉福通,都是大地主出身。是他們先揭竿而起,所以才有了元末大起義。
像這種大地主毀家紓難、舍得一身剮 ,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情況。這在歷史上不多見。
為啥衣食無憂的地主老爺們,要放著安穩日子不過,非得去造反呢?
這是因為,在蒙古保守貴族的統治下,漢人一般士紳階層的上升通道基本被焊死了。
元朝從建立到滅亡,舉行了十六次科舉,平均六年一次。
總共錄取進士1139人,平均一次才72人。
這個錄取名額明顯要遠低于宋明清三朝。
如果單單只是錄取名額偏少,也就罷了。
現實情況是,就這麼點蛋糕,元朝還要層層分瓜分。蒙古貴族要先分一大塊,色目人也要再分一塊。
輪到漢人時,名額已經沒多少了。
并且最后這點給漢人的名額,很多還讓漢族勛貴世家大族給先分了去。最后落到一般漢人士紳手上的進士名額,基本就沒了。
想想看,如果你是漢人士紳。你有錢,也有學識、見識。可是由于朝廷選拔人才的制度不公平,導致你始終只是土財主。你心里能接受?
如果朝廷強大,你或許能接受。
但朝綱不振,遍地是造反的火苗?你還能隱忍不發?不試圖通過造反改變命運?
馬斯洛在「五點需求理論」中曾論述,衣食無憂的人,往往其實最希望改變現狀。
當士紳們的封侯拜相,不能實現時,膽大的人直接就開始團結下層民眾造反了。
比如郭子興、劉福通。
膽小的人,雖然會選擇觀望。但只要起義政權發展壯大,他們也會做從龍功臣。
比如李善長、劉伯溫。
當然,元末也有不少漢人豪強擁護元廷。
如李思齊,張良弼,以及還有身在明廷心在元的張昶。
但這些人的數量還是太少。
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元末起義,是底層士紳扯旗造反,中層士紳觀望。只有極少數做到宰相的高級士大夫愿意死忠元朝。
扯遠了。再說回來。元順帝繼位時,元朝早已經千瘡百孔。
如果元順帝像元文宗一樣,只搞些不疼不癢的文化改革,中原百姓會推翻他。
就像歷史上的那些覆滅的少數民族政權。
如果他像元英宗一樣,敢動保守派蛋糕,繼而搞得國本動搖,元朝也會完蛋。
就像搞漢化太過激烈的北魏。
所以此時的元順帝,不管有沒有作為,他都不可能中興元朝。元朝必將滅亡。
他能做的,只能是籠絡蒙古人,色目人,以及漢人中的擁元豪強,集中全力,壓制各地的反抗實力,盡量推遲滅亡時間。
但就在元朝需要元順帝展現本領的時候,他卻因為能力不足,頻頻出錯。
如宰相脫脫就要碾死張士誠,令紅巾軍起義一度轉為低潮時,元順帝卻信了奸臣近侍哈麻利的鬼話,罷免并流放了脫脫。
後來,脫脫全家在被流放云南的途中被哈麻擅權殺害。隨著脫脫的死,元朝再也沒人能總攬全局,集中力量鎮壓紅巾軍。
可以說,正是元順帝的操作失誤,讓元朝本就頹廢的國勢,徹底變得無法挽回。
後來,察罕帖木兒以一己之力,又差點要剿滅紅巾軍時。他卻陰溝里翻船,被紅巾軍降將殺死。
聽聞察罕帖木兒的死訊,元順帝徹底開始放縱自己。估計他當時也明白,已經沒人能挽救這個朝廷了。
此后,由于元順帝的又一次失誤,他與太子和皇后決裂。元廷也隨之分裂。在地方搞割據的孛羅帖木兒和王保保各自站隊,一個擁護元順帝,一個擁護太子和皇后。打得是不可開交。
而趁著元廷內耗時,朱元璋瞅準時機,先西征滅了陳友諒,又東征滅了張士誠。一統長江中下游流域。奠定了明朝滅元的基礎。
1368年正月,在東南發展了十幾年的朱元璋稱帝,建元洪武,國號大明。
而早在朱元璋稱帝前,徐達、常遇春就已經率領二十萬大軍,渡過淮河,開啟了「驅逐韃奴,恢復中華」的北伐征程。
1368年七月二十八日,在明軍的猛烈進攻之下,元大都淪為一座孤城。元順帝呼叫王保保救駕無果,只好攜妻兒逃出大都。
此后,元順帝雖然與王保保達成和解,試圖反攻中原。但明朝問鼎中原已成定局。在明軍的幾次北伐打擊下,元順帝最終因痢疾病死在了內蒙古的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