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
徐階有一個十分驚險刺激的童年。
三歲掉入枯井之中,被人從井里撈上來昏睡三天才蘇醒。
五歲時跟隨父親到浙江括蒼山旅游,千丈高峰,萬仞懸崖,徐階一個不小心,從山崖墜下, 但卻被斷崖邊的樹枝掛住衣衫,這才僥幸免死。
這兩件事發生之后,十里八鄉,左鄰右舍都開始對徐階刮目相看,認為徐階是個神人,能逢兇化吉,以后一定是能干大事兒的人。
果不其然,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長大后的徐階參加科舉考試,一舉拿下了全國第三名的(探花)的好成績,被被朝廷授予翰林編修。
翰林院,那可是大明政壇的風水寶地。
所謂「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如果不是在科舉中取得優秀的考試成績,亦或是被皇帝青睞,是很難直入翰林,被委任職務的。
而如果想要在大明政壇上混一混,爬一爬,當然首推內閣,可如果想要進入內閣,成為學士或首輔,則必須要有在翰林院供職的經歷。
如此說來,徐階同志其實是朝廷非常看重的一名預備干部。
我們知道,翰林院的工作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十分枯燥的。
(翰林院)
士子們寒窗苦讀半生,好不容易考取了功名,被授予編修、編撰、侍讀、侍講等職,聽起來十分高端大氣上檔次,但干的不外乎是編寫圖書,修繕史料的工作。
他們前半輩子為了科考而讀書,后半輩子又為了工作而讀書。
但誰的一生是為了讀書而讀書呢?
大家讀書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換個地方接著讀書,而是希望可以通過讀書考取功名,從而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負。
徐階有理想嗎?
有。
但他并不著急實現。
在翰林院里上了沒兩天班,朝廷就放了徐階一個大假。
放假的方式非常人性化,工資照常發放,滿勤照樣結算。
沒辦法,這是國家重點培養的人才,福利待遇必須到位。
放假回鄉的日子里,徐階的人生中發生了三件大事兒。
第一件,他結婚了,成為了一個丈夫。
第二件,他的父親去世了,他恪守孝道,丁憂三年。
第三件,回鄉賦閑,他廣交天下好友,而這幫好朋友中,有一個叫做聶豹的人。
(聶豹)
而聶豹,正是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的徒弟。
如此說來,徐階也算是王先生的徒孫了。
這件事微不足道,似乎并不值得一提,但請各位讀者朋友們記住,這件在當時不值一曬的小事兒,將會徹底的影響徐階的一生。
放完假的徐階照常回到翰林院履職,如無意外,他在翰林供職幾載,給自己打打底子,盤盤路,那麼不久之后,他就能升職加薪,步入朝堂,當個御史或者侍郎之類,由此開啟自己人生的第二個階段。
但天不遂人愿,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似乎總要經歷很多波折。
時年,朝廷里權勢最盛的人物是內閣大學士張孚敬。
嘉靖忙于修道煉丹,把自己關在宮里當宅男,所以國家大事基本就是聽之任之,讓內閣全權處理。
張孚敬曾經向皇帝建議,降低祭祀孔子的規模和標準,以節約宮內的開支。
嘉靖難得有時間,于是讓大臣們一起參與討論。
朝廷里的大臣們礙于張孚敬勢大,不敢得罪于他,紛紛附和。
大家都很聰明,孔子是大賢不錯,但畢竟已經死了。
(孔子)
誰會替一個死人說話呢?
徐階會。
在群臣的附和聲中,他第一個站了出來。
他堅決反對張孚敬的意見,并且跟他在朝堂上激烈的爭吵了起來。
事后,張孚敬大怒,指著徐階的鼻子質問:
好小子,你是想要背叛我嗎?
沒想到徐階毫不畏懼,只是冷冷地說:
背叛的前提是依附,而我并沒有依附于你,何來背叛呢?
張孚敬沒話了。
他突然發現,這個人微言輕的翰林編修實在是個不好對付的人。
這樣的人,假日時日,發展壯大,必然會成為自己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張孚敬決定,趁著徐階還不成氣候,先把他攆走再說。
于是,我們的徐階同志仕途慘遭滑鐵盧,被張孚敬從京城貶出翰林院,分配到了延平府做推官。
(張孚敬)
延平,今福建南平。
今天的福建經濟繁榮,工商業發達,但在明代,那里卻是十分閉塞落后的蠻夷之地。
本來分的地方就不太好,所任官職「推官」,還是個位居七品的小官。
朋友們,從儲備干部到鄉野小吏。這落差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住的。
但徐階并不是很在意。
他在南平任推官時,上午審理冤假錯案,中午宣傳法制知識,晚上搗毀非法集會,業績非常出眾。
人說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但對徐階來說,他的百尺竿頭,是從基層做起。
人活著,總要承受苦難和折磨,有些苦難小,有些折磨大,很多人因為受到了生活的殘酷打擊而從此一蹶不振,只有極少數人能夠觸底反彈,而徐階,正是這種人。
他從基層做起,一步一步腳印,搞發展,拼業績,歷任黃州府同知,浙江按察僉事,江西按察副使。
長期的基層工作大大開拓了徐階的眼界,也讓他了解了大明王朝底層的民間生態。
坊間奇聞異事,社會民眾疾苦。
這是那些整天在京城里勾心斗角的官員們體會不到的。
總而言之一句話,徐階成長了。
他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莽撞冒失的徐階,而是一個嶄新的穩重老徐。
做到江西道按察副使這種級別,徐階已經開始重新走入皇帝的視線。
嘉靖皇帝朱厚熜就算再昏庸,打眼一看,也能知道徐階是個人才,于是果斷把他從外地給弄了回來。
重回紫禁城,已經是物是人非。
當年趾高氣昂的張孚敬已經不見,現在是屬于另外一位權臣的時代,這位權臣的名字叫做嚴嵩。
(嚴嵩)
嚴嵩,子惟中,江西分宜人,弘治十八年進士,在大明朝堂上沉浮數載,最后在嘉靖一朝,受皇帝寵信,坐上了內閣首輔的位置。
嚴嵩是個什麼樣的人,想必就不用我說多了。
重回紫禁城的徐階一開始并不愿意依附嚴嵩。
從徐階過往的事跡看來,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徐階骨子里是一個十分驕傲的人。
無論是當年對張孚敬的不屑,還是多年基層工作的隱忍,他都不是一個會輕易跟別人低頭的人。
而嚴嵩擅權禍國,堪稱巨奸,徐階當然不屑跟他同流合污。
他時常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對嚴嵩的不滿,并且對嚴嵩的招攬也斷然拒絕。
這回算是把嚴嵩惹惱了。
兄弟,我縱橫朝堂數十載,皇帝都讓我糊弄的老老實實的,你不過是個新晉的禮部尚書,你跟我牛什麼?
于是,我們的嚴嵩同志充分發揮了自己奸佞狡猾的一面,每天只要一有時間,就跑到皇帝面前打小報告,今天說徐階徇私枉法,明天說徐階貪污腐敗,后天說徐階能力一般,不堪大用。
一來二去,皇帝對徐階開始漸漸疏遠。
沒辦法,架不住嚴嵩天天說,實在是洗腦。
而此時的徐階,也在突然之間明白了一個道理。
當年自己驕傲不屈的性格已經讓自己付出了十多年被下放鄉野的慘痛代價,而此時的嚴嵩,又何嘗不是當年的張孚敬呢?
情況一目了然,自己在皇帝心里的分量遠不如嚴嵩,如果自己還是硬要和嚴嵩對抗下去,搞不好還會重蹈覆轍,再被貶的遠遠的。
于是,徐階開始轉變思路。
他主動找到嚴嵩,表示大哥我錯了,我為我之前的行為道歉,從今天開始我跟你混,我做你的靠譜小弟。
嚴嵩很開心,他認為自己在皇帝面前對徐階的施壓已經奏效,他在朝廷上又收服了一名十分得力的干將。
事實的確如此。徐階的確成了嚴嵩的好幫手。
嚴嵩說一,徐階絕不說二,嚴嵩往東,徐階絕不往西。
嚴嵩貪污,徐階幫著算賬,嚴嵩腐敗,徐階負責放風。
他開始和嚴嵩打得熱火朝天,儼然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為了和嚴嵩拉近關系,他甚至把自己的孫女嫁給了嚴嵩的孫子。
拉關系拉到這份上,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嚴嵩原本生性多疑,很難相信別人,但面對徐階這樣火熱的攻勢,嚴嵩實在是頂不住了。
現在,徐階已經徹底的獲得了嚴嵩的信任,他開始將自己的攻勢轉向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
(朱厚熜)
我們知道,嘉靖皇帝跟大臣們的關系一直不是很好。
文官集團是大明政治體質的一大特點,上到三卿六部御史臺,下到大理寺都察院,皇帝如果做的比較好,比較守規矩,可能這幫文官們還比較老實,但如果皇帝喜好玩樂,亦或是愛搞一些和傳統價值觀相背離的東西,就會招致文臣群起而攻之。
譬如我們的嘉靖皇帝,就每天都水深火熱的生活在文官集團的口誅筆伐中。
有批評皇帝不上朝的,有批評皇帝沒作為的,還有批評皇帝過分迷信宗教的,皇帝這一天別的不說,光是聽大臣們罵自己,就得聽兩個小時。
文官集團們的厲害,一句兩句話是說不明白的。
乃至于崇禎皇帝自ㄕㄚ殉國的時候,甚至發出過「文臣皆可ㄕㄚ」的感嘆。
正當皇帝被大臣們騷擾的不厭其煩的時候,徐階站了出來。
他倒也沒有在皇帝面前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兒,他只是選擇了無條件的站在了皇帝的這一邊。
皇帝不上朝,徐階認為挺好的,清心寡欲,不醉心于權力才是帝圈清流。
皇帝愛搞什麼修仙論道,徐階舉雙手表示支持,皇帝想干什麼就干什麼,你們管得著嗎?
是的,曾經那個剛正不阿的徐階現在居然也開始諂媚了。
在徐階的眼里,皇帝說什麼都是好的,皇帝做什麼都是對的。
哪位大臣要敢批評皇帝,我徐階第一個跟你拼命。
這一招十分管用,嘉靖皇帝一看徐階如此支持自己,立刻開始重用徐階。
但這對徐階來說,還遠遠不夠。
以他現在的情況,頂多算是和嚴嵩平起平坐,想要徹底擊敗嚴嵩,他還需要等待一個機會。
這個機會很快就到來了。
(明皇宮)
紫禁城里突如其來的一把大火,燒毀了皇帝的寢宮,皇帝表示既然舊房子燒了,我也不打算修繕了,直接給我蓋個新的吧。
皇帝蓋房子不比普通百姓,普通百姓有紋銀十兩,就能蓋一間茅草屋,有紋銀五十兩,就能蓋一間亮堂的大瓦房。
而皇帝想蓋房子,動輒就是瓊樓玉宇,再不濟也是幾進幾出的大院子,沒個千八百萬兩是下不來。
所以就算皇帝想蓋,他也得把大臣找來,先商量一下。
皇帝找大臣,無非就是自己十分信任的兩位,一來嚴嵩,二來徐階。
嚴嵩本來也是個很能諂媚的主,向來是皇帝說什麼,他只管點頭照辦。
但在蓋房子的問題上,嚴嵩卻一反常態,率先表示了反對。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奸佞如嚴嵩這樣的臣子,也知道皇帝閑著沒事蓋房子是一件十分勞民傷財的舉動,會對大明財政造成不小的負擔。
而當皇帝將同樣的問題拋向徐階時,徐階卻雙手表示贊同。
蓋房子?
蓋啊,必須蓋啊!
皇帝怎麼開心怎麼來!
不僅要蓋,我還要幫著您一起蓋呢!
兩個人不同的回答,讓彼此的命運開始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皇帝開始冷落嚴嵩,對徐階卻越來越親近。
原因很簡單,皇帝喜歡諂媚的大臣,以前嚴嵩諂媚,但現在徐階比他更諂媚。
此時,徐階已經徹底取代了嚴嵩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他即將要做的,就是在接下來的政治角逐中徹底擊敗他。
至于如何角逐,倒沒什麼可說的了。
(劇照)
如果作者本人愿意,我大可以用小說的技法把徐階之后如何在朝堂上收拾嚴嵩編寫的像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那樣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但那畢竟是電視劇,是戲說,而歷史講的就是一個嚴謹求實。
現在的徐階已然不是當年那個被張孚敬發配邊疆的小年輕,也不是跟在嚴嵩身邊那個唯唯諾諾的小跟班,更不是在皇帝面前阿諛奉承,一心諂媚的佞臣。
他現在已經無需再依靠任何人,因為他已經做強做大,權力日盛,如果皇帝不發話,那麼他徐階就是大明王朝的頭號話事人。
所以,他很快趕走了嚴嵩,毫不留情地趕走了嚴嵩。
時機未到時,想要擊敗權勢滔天的嚴嵩,無異于是癡人說夢。
而現在時機已到,擊敗嚴嵩,就像碾死一只螞蟻一樣輕松。
我們的嚴嵩同志混跡朝堂十幾載,風里來雨里去,離開紫禁城的那天滿臉震驚,他實在不相信,把自己扳倒的人,居然是他最信任的朋友,徐階。
光明終于驅散了黑暗。
現在,讓我們來回首徐階的一生。
年輕時,他曾經是個壯懷激烈,性情耿直的年輕人,因為自己的性情和冒失頂撞了上司,從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中年時,他曾經屈身事賊,為了擊敗政治上的對手,他甘愿放棄自己一直堅持的道德標桿,淪為罪惡的爪牙,甘為權臣的鷹犬。
而現在,他終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皇帝聽話了,嚴嵩下臺了,自己搖身一變,成為了新一任的內閣首輔。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
徐階正式出任宰輔,天下太平,環宇廓清,四海終得安定。
本篇文章雖然到此就要告一段落,但徐階的人生傳奇,從這一刻才剛剛開始。
他曾投身黑暗,但卻戰勝了黑暗。
他用他頑強不屈的意志和絕妙的政治智慧上演了一場活色生香的無間道。
但徐階不知道,自己多年來在大明王朝的廝ㄕㄚ拼搏只是小兒科,自此,他即將迎來更為激烈的亂戰。
山雨欲來風滿樓,大明,永無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