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很多朋友留言讓我寫《我的出走日記》。這個名字聽起來就不是我的菜。但是那麼多人翻牌子禁不住也讓我好奇。
看第一集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拒絕的。感覺走入了負能量專屬隧道。
01 一家三兄妹,把喪打在了公屏上!
一家子三個兄弟姐妹,住在以韓國首爾為蛋黃中心的蛋白區,邊緣之感已打在的公屏上。
一開局,就是三個兄弟姐妹對現況滿滿的怨氣已經溢出屏幕。
哥哥多年工作無積蓄,買個車還想找爸爸借錢,在飯桌上被老爸懟到體無完膚,每天都跟村里的小伙伴抱怨自己的一切都是因為住在蛋白區。
當時,我就對這個哥哥印象不好。
出身,永遠是我們不能選擇的。就像牌局上,在不作弊的前提下,誰都不知道自己會拿到什麼牌。但是,每個賭神都是因為運氣好而封神的嗎?你考不上大學怪你住郊區?你買不起車怪住郊區?你呼吸到新鮮空氣怎麼不感激?
他怨天怨地怨女友,連分手都不愿意選在離女友家近的地方。
這個哥哥,有點喪。
姐姐就更奇葩了。她是把喪和想要談戀愛兩件事刻在臉上。
她說自己的人生和青春,全部都消耗在了上下班回家的路上。
每天回家都想把自己的四肢拆下來,第二天修復好了再裝回去。但凡有個讓她不滿意的男人向她表白,跟她相親,她就能不管不顧地把人罵到狗血淋頭、痛不欲生。可以說是把沒素質三個字寫在了臉上。
在餐廳跟同事抱怨單親爸爸也來相親的聲音之大,讓鄰座恰好也是單親爸爸的人尷尬到社死,也讓人家小姑娘內心五味雜陳,恨她一輩子。
做人這麼沒有眼力勁和不考慮他人感受,已經不是一個喪可以形容了。這種沒素質,難道是郊區標配嗎?難道是這塊土地給她的?
這個姐姐,喪到讓人覺得性格討厭,素質低下。
最后說說全劇主角----妹妹,就更慘了。
算是他們家喪之集大成者。
為什麼這麼說呢?
雖然妹妹最漂亮最溫柔,但是這都是假象。溫柔不是她想要的。她的問題是自己太早熟太敏感太善良。
所以,她讀小學就知道放學回家作業也不做,就跑到爸爸工廠幫忙干活,讓她每天抱怨兒女讓自己不幸的媽媽以為,女兒是喜歡干活。
這是什麼媽媽啊?如果這個女兒真的喜歡在工廠干活,她為什麼不接手這個只有一個員工的鄉鎮家族企業?
這個平時默不作聲的小女兒,因為太敏感太內向,完全繼承了自己爸爸沉默寡言的性格,被前男友騙錢開信用卡幫還貸款卻無法反抗,被公司同事邀請去自己不喜歡的興趣小組卻無法拒絕,被同事變相冷漠孤立和批判卻無法脫身。
真真正正的社恐,真真正正的內向,真真正正的善良,卻總是被人忽視。于是她更加不敢表達自己,覺得每天睜開眼睛就是社交,活著的每一秒都很辛苦,沒有任何一個喜歡的人,打雷的時候希望世界末日來臨,幾十年希望濃縮成幾年過完。
這是多麼典型的被世界忽略的人啊。
這麼一家三兄妹的故事,竟然拿到了9.1分?
02 看懂了才發現,這是療愈普通人的失敗者之歌
其實呢,當三兄妹全部出場完畢,三兄妹各自的感情糾葛和朋友都出場完畢,以及三兄妹的原生家庭也出場完畢,電視劇的真面目就露出來了。
它不是教你喪,它是教我們看到,普通人的世界,其實真的普通得多姿多彩。當我看懂這一點,就忽然對編劇肅然起敬。
平時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不管自己教自己多麼寬容和豁達,我們都會下意識地喜歡那些社交達人,喜歡那些舌燦蓮花的人,喜歡那些家境好、成績好、混得好的人。
因為我們從小,就在追求在任何領域做得比別人好,并以此獲得關注,包括父母的關注。
但是,其實,性格是沒有好壞之分的;
外向和內向是沒有好壞之分的;
能言善辯和敏于事而慎于言是沒有好壞之分的;
腳踏實地和聰明伶俐是沒有好壞之分的。
他們的差別只是,我們不一樣。
內向和外向不一樣,
長得瘦的美和長得胖的美不一樣,
數學好和語文好不一樣
……
不一樣,并不是錯。
每個人,其實只要做最舒服的自己就行了。
在沒看這部電視劇之前,我覺得自己對這個看法的理解并沒有這麼透徹。
三姐妹中最小的妹妹,雖然自己很社恐,雖然自己為了不想承受撕破臉皮的難堪而沒有去追討債務,雖然被姐姐的拖鞋d了也沒有要求姐姐道歉,但是,她在舉步維艱、難以呼吸的生活中,沒有放棄自己。
在公司興趣小組的步步緊逼之下,她想到了跟自己同樣社恐的同事成立解放興趣小組。大家各自朝著解放自己內心的桎梏出發,跟自己對話,為自己出謀劃策。
大家都是成年人,都知道改變自己有多難。而她一個內向社恐的姑娘,在巨大的壓力下,在對人生原本連一個喜歡的人都沒有的前提下,在生活中沒有得到過任何關心、關注、體諒、尊重和崇拜的情況下,她竟然迸發出了改變自己的想法。
大家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她都可以,是不是我們都可以?
編劇這是給普通人打氣啊,你看懂了嗎?
03 多數人談戀愛只求身體接觸,少有人追求了解對方
非常幸運的,編劇讓三妹遇到了一個到自己村里來打工的具先生,也就是她爸爸工廠里唯一的打工人。
幾個月同桌吃飯的經歷后,三妹面對了自己內心對具先生的好感,向具先生表白。希望他試著崇拜自己。
注意,這里的表白說的不是我們談個戀愛吧,這是二姐的臺詞,她代表了都市普通大齡女青年的戀愛焦慮。三妹需要的不是這個。
常年被家人理所當然地使用,二姐從不下地干活,天天都是三妹為爸媽服務,常年在家里看著哥哥跟朋友聊天,聽著哥哥跟姐姐吵架,沒有人問她的想法,但每個人都吆喝她做事。
被忽略得太久的人,想要自救,首先需要另一個人全心全意地崇拜自己。這種全心全意地崇拜,才能讓她相信自己,讓她找到生命存在的意義。
比起一場戀愛,三妹更需要的,是一場靈魂的洗腦。這個洗腦,在她看來,就叫做崇拜。
善良的編劇,把三妹想要的理想人設帶給了她。果然還是韓國編劇,專門療愈女性夢想。
具先生不僅沉默寡言,而且敏于事而慎于言,是個荷爾蒙爆棚的s.e.x張力滿滿的糙漢。
過往的黑道霸總經歷讓他厭倦,女友的s亡讓他心s。他在一次爭權奪利中坐捷運,無意中聽到三妹喊到站了,下錯了車,于是到這個村子里租了一年的房子,在這里放下自己。
每天酗酒,是他對自己的釋放,其實也說明他是個長情的人,對女友的自盡,他不知道該如何原諒自己。
但是,遇到三妹,一次又一次在他放棄自己的邊緣,把他拉了回來。具先生在命運面前屈服了,他全身心地把自己的崇拜透明地展現在三妹面前。
他接她下班;
他給她買雪糕;
他讓她在自己面前可以放松地說任何想說的話;
……
他向她表白。
我不知道最后他們的結果會怎麼樣,但是三妹努力生活的樣子,讓我很感動。這部電視劇所傳遞的療愈,幾乎是對千千萬萬內向和社恐的人說,沒關系,你們的好只是跟別人不一樣,不用擔心,你們其實很好,只是,你們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多少年來,我第一次因為一部電視劇,去用心理解內向的人。
明年的百想大賞,最佳劇本和最佳電視劇提名,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