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洞鑑歷史
最佳推荐
情节八卦
影视片段
最新预告
三國解密
    
洞鑑歷史
最佳推荐
情节八卦
影视片段
最新预告
三國解密
    
朱高熾:在位十個月戛然而逝,他達到了朱元璋和朱棣達不到的高度
2022/09/03

提起明朝時期的帝王,大家首先想到的,會是開創盛世的明太祖朱元璋,還是以果決狠辣著名的明成祖朱棣,抑或是在位不過五年便被皇叔斬下皇座、下落不明的朱允炆?

可以說,明朝十六帝,每一位都曾在歷史的長河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今天要講的這位皇帝卻是不一般,他是朱棣謀權奪位的有功之臣,亦是「仁宣之治」的根基所在,做了20余年太子后終于繼承正統。卻疑似因為「縱欲過度」,在位十個月便驟然駕崩。

甚至另有說法,這位短命的皇帝乃是被親子狠心「弒父奪位」,總之眾說紛紜,這在位不到一年便英年早逝,享年僅48歲的明朝君王,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孫,明仁宗朱高熾。

不愛習武愛文字的燕王世子

朱高熾的父王乃是當時仍為燕王的朱棣,母后則是后來的仁孝文皇后徐式。

史書記載,洪武十一年,當時的燕王朱棣喜獲這位長子時年僅十八歲,朱高熾的母后曾在誕育他的前夜夢到「有冠冕執圭者上謁而生」,燕王聽聞如此吉相后,不由得大喜,認為這是極佳的兆頭,故而對王妃所育的這位長子極為看重。

如此身世,讓朱高熾自年少起便優于同齡人許多,據載,朱高熾生性端莊,行事穩重,待人接物皆是大方有度,周圍人皆贊不絕口,今后必定能成就一番大業。

朱棣對這位嫡出長子自其呱呱墜地起便寄予厚望,自朱高熾童年便開始接受儒家正統的思想教育,學習仁孝禮儀,所做學術皆是儒家正統。

朱高熾本人對「仁治」也頗有一番自己的論道,在他幼時,太祖朱元璋便時常借各種小事考量他的學識,而朱高熾一貫的儒雅與仁愛也頗得皇祖父喜愛。

可以說,正是幼時對儒家思想的深入思考,為朱高熾登基正統之后當行仁孝之道的帝王治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朱棣既是對朱高熾寄予厚望,當然希望他文武雙全,于是在他幼年時,同樣請了出色的武術師傅,為他授業。

只是朱高熾自幼時起便是個喜靜的,據傳童年時期的朱高熾總是愿意坐在桌前,捧著典籍津津有味幾個時辰也不嫌枯燥無味,卻是不愿在刀劍騎術上「浪費時間」,對習武對功課總是馬馬虎虎,更有甚者經常難以過關。

久而久之,一生習武,嗜好血性的朱棣便對這個文鄒鄒的兒子不再喜愛,雖然他也勉勉強強地習得了箭術,但仍是難以入了朱棣之眼。

與燕王朱棣相反,太祖朱元璋對這個溫和恭敬,謙遜有禮的皇孫十分喜愛,他年幼時便對家國政事極有興趣,且言談舉止也頗有風范,朱元璋對此十分滿意。

洪武二十八年便下旨封朱高熾為燕王世子,予他襲爵。此后更是對其關愛有加,常常命年僅十七的燕王世子同其他藩王世子一同初涉政事。

據傳,朱元璋曾令朱高熾與秦王、晉王、周王三位世子一齊前去兵部檢閱軍隊,四人破曉十分便領命前往。

不多時,余下三人早已返回,偏偏只有朱高熾一人姍姍遲歸。太祖很是奇怪,便問他何故,朱高熾直言,清晨時分露重寒冷,除去戰事告急時的非常時期,平日里官員檢閱軍隊,無論何故都應先允許戰士們用完早飯之后,身子暖了再行檢查。

朱元璋聽后十分感動,認為朱高熾雖未曾踏入過戰場,也不喜習武,卻對征戰的將士們滿懷體恤,此等熨貼之舉,可堪大用。

后來太祖又令他分閱案前的奏章,朱高熾不疾不徐,有條不紊地將小山一般的奏折分為文武兩疊,挑了所有與軍務戰事、民生事務相關的呈給朱元璋。

朱元璋檢閱之后卻發現其中許多皆有文字上的勘誤,太祖稍有不悅,問他為何不將這些帶有謬誤的奏折上報于他,可是疏忽了?

朱高熾否認道,帝王政事繁雜,文字謬誤這等小事,他私認為不該拿來勞煩皇帝費心處理。這等小事,還是該交由旁人解決即可。

太祖十分滿意,想來之前朱高熾體恤將士之舉并非偶然,而是這少年本就是個心細如發,體貼入微的個性。

此后朱元璋常常傳召朱高熾入宮與他商議政事國策,待問到為何商湯、唐堯時期,頻頻爆發水災旱災此等天災,當時舉國并不富足,國力也不十分強盛,為何百姓總是能平安度過?

朱高熾思索片刻答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意思是,百姓能夠安然無恙度過天災,定是因為天子的圣明旨意,體恤民情,為政清明,從而使得百姓能夠長久地安居樂業。

明太祖聽到朱高熾這般回答,欣喜不已,連連贊嘆他有「君人之識「,是當得皇帝的才思敏捷之輩。

靖難建功又經奪嫡

建文元年時,朱棣起兵發動「靖難」,他向來偏愛其余兩個喜愛習武的兒子朱高煦和朱高燧,戰事一起便將這二子帶在身邊,領兵南下,命長子朱高熾鎮守北平,留守藩地。

當時建文帝已是聽從了黃子澄與齊泰的諫策,在燕王起兵之前便以削藩之名將兵力調往燕王駐地,行監視之舉,并派遣軍隊以包圍之勢想要圍剿北平。

此后四年,建文帝北伐之舉頻頻受挫,朝中多數將領早已倒戈降兵于朱棣,建文帝不得已,只有讓李景隆取代耿炳文,再次率領五十萬大軍北上。

此時,北平周邊駐軍之地,如涿州、雄縣此等要塞雖已被朱棣在南下路上征撫,但他認為主戰場并不在北,又限于兵力,故并未多派精兵對北平嚴加布防。

因此,重振旗鼓的李景隆不費吹灰之力便帶著集結平反的五十萬精兵抵達了北平燕王駐地。

這時,留守北平的朱高熾手中有的,只是是些退下戰場,不堪大用的老弱病殘之兵,李景隆得了主力軍集結南下的消息,調遣兵力將北平城圍得水泄不通,想要借此攻下燕地,逼朱棣分派兵力返回北邊,以此減輕正面戰場的壓力。

而在李景隆尚未圍攻北平城之時,朱高熾早已為此做好了準備。他不分晝夜地督治守備事務,親自入市安撫城中軍民,據記載,此時北平城內竟然仍是「人人歡悅」。

返回軍中,朱髙熾絲毫未有世子架勢,不但禮賢下士,積極與飽含才識的文吏共同商議準備抵抗,且朱高熾以身作則,每四鼓就起床,二鼓才休息,日日盡心為戰事奔波,不愿北平城內軍民遭受戰事傷害。

朱高熾左右官員皆擔心過于奔波忙碌,唯恐他疲憊過度傷了身子。朱高熾卻不然,他直言,君父身冒艱險在外,此時他既是身為人子,豈能懈怠安逸的?

況且北平乃是燕軍的根本之地,是南軍必爭之地,這時若是不能頑抗,前線的父親與弟弟又怎能安心?

眾將聽聞朱高熾遇事冷靜,從不輕易自亂陣腳的姿態,再加上徐氏的協助,短時間內便掃去了陰霾,北平城外雖遭圍困,可城內卻是人人斗志十足。

城外的李景隆一時束手無策,難以攻破堅固城門,不多時便被趕回的朱棣與城內的朱高熾內外包夾,腹背受敵之下只得「狼狽大敗散走」。

朱高熾以萬人之軍成功阻擋了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的50萬大軍,保住了北平城,也保住了朱棣的后顧。

這一戰役不僅對整個靖難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燕王世子在靖難之役中最耀眼的一筆,對朱高熾而言,更是他登上歷史舞台的開篇之作。

燕王朱棣登基為永樂帝后,對朱高熾這個世子并未十分滿意,對立儲之事也十分動搖,即位后只是令朱高熾繼續鎮守北平,并未將其調往朝中。

靖難之時,朝中一批跟隨朱棣征戰的武將見靖難之役中朱高煦驍勇善戰,且早已知曉朱棣對其十分喜愛,便懷著政治投機的態度,思索若是能勸說懷著政治投機的態度,改立朱高煦為太子,如此一來,頭腦簡單更好掌控的朱高煦便可讓這些兵部勛貴獲利更多。

于是,以淇國公丘福、駙馬永春侯王寧為首的靖難之役有功將領聯合上書,要求朱棣改將二皇子朱高煦立為太子。

幾位武將深諳帝王心意,不斷地慫恿朱棣立二皇子為太子,朱棣本就對于立朱高熾為太子的決心并不十分堅定,如此一來更是愈發動搖。

他自朱高熾幼時起便不喜這位性子軟弱,喜靜惡動,少了許多狠勁的嫡子,認為他與自己并不相似。

幸好此時,兵部尚書金忠站了出來,他極力反對立朱高煦為皇太子,他早已看出同僚心中打的并不是為國為民的好心思,且他素來認為朱高煦好大喜功,為人處事魯莽,并非帝王之材,便在朱棣面前「歷數古嫡警事」,勸說朱棣還是立朱高熾為好。

朱棣再征求解縉意見,解縉只道:「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

終于,永樂二年二月,朱棣遣隆平侯張信、駙馬永春侯王寧召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兄弟三人到南京,「冊立世子高熾為皇太子; 封第二子高煦為漢王,封國置于云南;高燧為趙王。

并授朱高熾金冊、金寶。」

此后又經永樂八年解縉之死、永樂九年耿通極刑,朱高熾的太子之位歷經波折,直至永樂十四年十月朱高煦還南京,不法之事被揭發之后才稱得上坐得穩當。

永樂十五年三月,朱棣第三次巡幸北京,命朱高熾監國,此時的東宮太子,終于開始掌握大權。

此后明成祖再未返回南京,并決定自永樂十九年起改北京為京師,此時朱高熾已是監國為期三年有余,正逢永樂二十二年朱棣第五次親征蒙古,卻于當年七月在返京途中重病不治,死前立下遺詔將帝位傳于朱高熾,明成祖在位23年,于1424年去世于榆木川享年65歲。

朱高熾于京中得知噩耗后,立即派兒子朱瞻基出京迎喪。此吋,他感慨于父皇的深謀遠慮,深知如今悲痛無益,只有加緊穩住局勢是首要任務。

朱高熾一邊加緊京中布防,一邊調回隨征精兵返回京中充實軍隊,穩住朝中,召前戶部尚書夏原吉「同議合行典禮」。直到皇太孫朱瞻基迎接到明成祖遺體,方公開發喪。

監國四年終承大統

永樂二十二年九月,久為太子長達21年的朱高熾終于登基,改年號為洪熙。許多人認為,朱高熾在位僅十個月,如何能當得起明君?

殊不知在先帝朱棣在位時,這位嗜武成性的皇帝雖在位23年,卻常年征戰在外,遠至蒙古,朝中諸事多國事政事皆有當時的太子朱高熾監管打理,是朱高熾在監國時期便開始實興仁治、德政。

此舉不僅為他即位之后推行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也是朱高熾作為一代仁君的有力說辭。

朱高熾登基之初便開始大肆改革,在政治、經濟、文化及軍事方面皆頗有建樹。

有史記載,朱棣登基之初,急于加強其統治,又出于其心性殘暴,朝中刑法尤為嚴苛,對不愿歸順的建文遺臣,如黃子澄之輩更是施行了十分殘忍無道的迫害。

朱高熾即帝位后則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他曾說:「比年法司之濫,朕未嘗不知,其所擬大逆不道牲牲出于羅織煆煉,先帝數切戒之。」

通過以上言行,可以看出朱高熾雖對刑法的把控仍舊十分重視,卻不似他父皇朱棣那般殘暴無度。

對于朝事,朱高熾初登基時便選用賢臣,削去了許多閑職,大幅改變了從前冗雜的官制,他任命楊榮、楊士奇、楊溥三人這三位自靖難時期便對他多有助益的賢臣輔政,并時刻提醒自己,為君之道該以唐太宗那般仁德,做到修明正紀,愛民如子。

他為政時期的功績也獲得了后世高度的贊揚,據《明史》贊曰:「在位一載。

用人行政,善不勝書。」這便是說他雖在位不久,但仍是施行了為人贊賞的仁政。

那麼朱高熾在位的時間到底有多短呢?

只有短短十個月。洪熙元年五月,年僅48歲的朱高熾于洪熙元年驟然逝于宮內寢殿,關于他的死因,各類史學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他是死于縱欲過度。

相傳早年間,朱棣不喜朱高熾一是因為他武學無才,再有便是因為他嗜色成性,大臣李時勉勸諫他收斂禁欲,卻令他怒不可遏,以至于處以極刑,垂危之際還不忘呢喃李時勉之辱。

也有人認為,朱高熾乃是死于長子朱瞻基,即明宣宗的弒父之舉。據傳,朱瞻基深諳武道,熱衷權謀,對生性敦厚且嗜欲享樂的朱高熾極為不滿,便使計下毒弒父,隨后登基即位。

另有記載,朱高熾亦有可能死于心臟病發作,此為他貼身大太監的上報之詞,考慮到朱高熾自幼年起便因喜靜而極其肥胖,且身患足疾,這種說法也是有理可依。

結束語

對于這位歷經艱辛登上帝位,卻「無疾驟崩」的仁宗朱高熾,大家對其有什麼看法呢?是贊賞他的仁治于德政,還是對其嗜欲致死的行為有所不齒,抑或是認為這些不過是瑕不掩瑜?

北宋一代豪俠,功績堪比諸葛亮,破案猶如狄仁杰,還最早推行紙幣
2023/07/25
玉皇大帝如何坐上皇位的,在這之前他是干嘛的?經十萬三千兩百劫
2023/07/24
古代將軍用的「槍」是用什麼做的?槍桿是木頭,但一般人用不起!
2023/07/22
初婚因"太丑"嚇跑丈夫,二婚嫁宋仁宗的曹皇后,為何能坐鎮后宮45年
2023/07/22
古代戰爭中被俘虜的美女,下場會怎樣?不是被霸占就是被輪流羞辱!
2023/07/21
擅長招攬人才的劉備,為何對忠勇無雙的太史慈不屑一顧?
2023/07/21
他因貪吃差點當不上皇帝,在位不到一年,卻開創了「仁宣盛世」
2023/07/20
曹丕見兩牛打架 ,逼曹植以牛作詩不能有牛字,結果流傳千古
2023/07/18
為何北齊是「禽獸王朝」?暴力荒淫,下流無比,還有一點細思極恐!
2023/07/18
古代有位大臣生了70多個兒子,他所用的方法,一般人羞于啟齒
202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