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滅六國的虎狼秦軍,為何到了秦末就成了戰五渣?
2022/07/07

說起秦朝,總有一個問題縈繞在小編心頭:那就是為何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到秦二世崩潰,短短十數年時間,戰無不勝的秦軍一下子變成戰五渣?

要知道八旗兵從滿清入關,一直到乾隆的十全武功,戰斗力還維持了一百多年。而在不到一代人的短短十幾年內,秦軍何以淪落至此?這還是同一支軍隊嗎?

秦軍

先看看歷史上的各種解釋。

秦始皇不施行仁義,所以身死國滅

小編對這個說法向來嗤之以鼻,認為不過是歷代不懂軍事的文人刀筆吏,為了給統治者洗腦創造出來的神話。

要知道,早在戰國時期,秦軍就不以仁義著稱,一場長平之戰就坑殺四十萬降卒!這個時候的秦軍如此殘暴,一點都不仁義,照樣吞并六國得了天下,可見秦朝的強大就不是因為仁義。

如果仁義能讓戰斗力強大,那麼宋國魯國也許早就統一天下了。可見這個說法極端不靠譜。

秦朝大軍

趙高亂政,秦二世的腐敗暴政喪失民心

這就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個道理,別老拿群眾說事。民心這個東西不正確的加以組織絕對不能決定戰爭勝負。再說,秦國統一六國的時候獲得天下人的支持了嗎?贏得民心了嗎?隨隨便便就是斬首數十萬,其他六國的人民對秦軍除了仇恨,只有恐懼。哪里得到一點點民心?

至于暴君就一定會滅亡嗎?那可真的未必。想想五代十國、魏晉南北朝,比秦二世殘暴的大有人在。再看看最窩囊的宋朝,從來都不殘暴,不也照樣亡國嗎?至于腐敗,不妨看看清朝,1840年的時候就打輸了鴉片戰爭,腐敗到什麼程度大家有數,可還是又堅持了70多年。

可見,殘暴腐敗失去民心,也不足以導致一個王朝的覆滅。

秦步兵

動員與組織能力

那麼真正有用的是什麼?是動員能力、組織能力。不管你相信不相信,樂意不樂意,重要的是服從。在那個冷兵器時代,組織能力、強制能力,或者說軍事能力,才是決定一個王朝生死存亡的首要條件。

明確了這個前提,我們就回到軍事因素上,來看一看秦朝是如何覆滅的,為何秦末的秦軍變成了戰五渣。

主力調走

秦二世時章邯所率領的秦軍,被項羽各種花式吊打,早已不是當年那支橫掃天下的大軍了,完全是頂著先輩旗號的山寨版。研究歷史可以發現,當年秦始皇攻滅六國的時候,可以說先后發動了兩波攻勢。第一波可以稱之為「北方集團軍群」攻勢,一路上前后攻破了韓、趙、魏、燕、齊五國。

「北方集團軍群」起初由王翦率領,受到了趙國李牧的有力抵抗,過程不再贅述。然而,在占領了幾乎整個北中國之后,這支軍隊。既沒有返回咸陽,也沒有南下破楚,基本上駐扎在北方,隨后參與了進攻匈奴的戰爭。這個時候統帥已經是蒙恬了。

雖然這段歷史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可以合理的推測。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之下,把北邊攻破了韓、趙、魏、齊的幾十萬大軍調到南方進攻楚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況且北方占領了這麼廣大的土地,必須留軍隊駐扎。隨后又把這支軍隊順勢派遣進攻匈奴,也是合情合理的。至于更換統帥,無非是分去王翦的一些功勞。

也就是說,這只身經百戰的「北方集團軍群」,自從出兵之后,就沒有凱旋。攻破六國之后,先是駐扎維穩,隨后就打匈奴去了。以至于中原有事之后都沒再救援,因為他們的統帥蒙恬已經被賜死了。

這是什麼騷操作?從政治上講,蒙恬得赫赫軍功對于趙高是一個巨大的威懾,自然不能讓他活著。而這支軍隊為什麼不能讓他回咸陽?看一看古羅馬的歷史,獲勝的軍團領袖回到羅馬之后,往往舉行一個凱旋試,很快就可以加冕稱皇帝了。

秦軍

想一想,率領一支幾十萬人言聽計從、身經百戰的軍隊在返回咸陽,哪個統治者不能心驚膽戰?況且「震主身危,功高不賞」

,把你們都派去打匈奴已經是法外開恩了。一句話,秦朝這只身經百戰的北方集團軍群,自從出征之后就沒有再返回咸陽,一路向北開拔到匈奴去了。從此以后,對中原的局勢再無影響。

再來看看「南方集團軍群」,這是對楚國戰爭的主力部隊。最早的統帥是李信,蒙恬這種少壯派的將領,兵力也不多,只有20萬,被楚國打得幾乎全軍覆沒。等王翦出山的時候,率領了傾國之兵60萬人進攻楚國,自然獲得大勝。

然而,同上述一樣的道理。王翦實際上已經「功如丘山」,又率領60萬大軍,盡管一路求田問舍,也不能讓他再回咸陽了。怎麼辦?換將!統帥換了屠雎,繼續進攻百越。主力部隊就是滅楚的大軍。

進攻百越第一次遭遇大敗,于是又補充了50萬人,據推測應該大多是楚國的戰俘,換了任囂和趙佗繼續打!為了解決后勤問題,順便開挖了靈渠。

等到第三次進攻后,統帥趙佗干脆獨立成了南越國。從此以后,趙佗割據嶺南,一直到漢朝劉邦死了才去掉帝號,漢武帝的時候都還活著,已經100多歲,統治南越國81年。可以稱為古代中國帝王之最!

秦武將

總之,「南方集團軍群」自從進攻楚國之后,再也沒到回到咸陽,從此不問中原之事。

出于政治平衡以及統馭之術的需要,秦始皇把最能征慣戰,秦國六世積攢的幾乎百萬的精銳大軍,一支派到了匈奴,一支派到了嶺南,以當時的交通狀況,已經不足以對中原局勢產生影響。甚至到了秦二世的時候,趙高出于專權的需要,根本就不允許這兩支軍隊回中原。

中原秦軍成了維穩的軍隊

統一之后,「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

這是毫無疑問的。「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鑄以為金人十二」。顯然,秦始皇認為從此以后,一勞永逸,天下再也不會有大規模戰爭了。那麼這個時候再繼續以前的軍功制度,培養出一群虎狼之師,培養出一群野心勃勃的年輕人,這不符合當時的政治需要的。

因此,在把南方集團軍群、北方集團軍群分別發往邊疆的不毛之地之后,國內的秦軍也就轉型了。就像過秦論所寫的:「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顯然,這從事的是維穩的勾當,這還能叫軍隊嗎?已經類似于城管了。

野戰戰斗力越來越弱化,維持治安內政的維穩能力越來越增強。也就是說,秦軍轉型成一支維穩的軍隊了。所以一旦遇到六國后人所率領的那些亡命之徒,哪里還有當年赳赳老秦拼命的勇氣,這支秦軍已經從獅子變成了綿羊。

武德喪失

所謂武德的喪失,不僅僅是精神層面。是從精神到物質到整個國家政治經濟制度體系的一次大轉型。上文已經說了,從政治層面上講,要抑制軍功,把「南方集團軍群」和「北方集團軍群」都派往了邊疆的不毛之地,也就是說,軍隊的主力不在了,軍魂沒了,這還只是人力的損失。

隨后,因為政治上的轉型,把現有的軍隊都轉變成了一支以維穩為主的部隊。從編制上,從訓練上,自然不再是當年那個縱橫天下、動不動斬首數十萬的秦軍了。也就是說,從軍事技術和組織層面講,秦軍不再適合野戰。

從經濟角度講,統一六國之后,各地出現了大量的戰俘,既然沒有屠殺的記錄,那麼,應該大部分都被編成了所謂的「生產建設兵團」

,比如修長城、修馳道、修秦皇陵、挖靈渠等等。等于從軍事建設轉移到了基礎設施建設上面。

而軍隊中最有經驗、最有斗志的人,早已隨著兩大集團軍群而遠去。剩下來的軍人,因為轉型的關系,得到提拔的大多都是這種善于維穩、善于工程建設的技術官僚。雖然他們也是專業人士,但跟戰場上野戰是兩回事。

所以說從精神到物質,從人力到編制,從政治到經濟到組織。這已經是一支全新的秦軍,也許他們符合秦始皇的政治理想,符合和平時期維穩的需要,符合不需要戰爭的文官社會。然而,這樣的秦軍,沒辦法對付陳勝吳廣的起義軍,更沒辦法對付項羽等杰出軍事領袖率領的軍隊。

小結

秦朝末年,在戰場上變成戰五渣的秦軍,確確實實不再是當年橫掃六國的那只秦軍了。

短短十幾年間,與其說秦朝軍事能力的退化,還不如說是秦始皇的自毀長城。因為最重要的主力部隊「南方集團軍群」、「北方集團軍群」都已經被發配到邊疆。

秦始皇

國內的秦軍,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已經被轉形成了一支維穩的軍隊。在當年,沒有那麼多標準化,甚至沒有統一文字沒有紙筆的時代,一旦良將勁卒被調走,那麼軍隊瞬間就失去了傳承,喪失了武德。

甄嬛傳:華妃疑惑不解,為何純兒飯后要吃2斤糕點,而甄嬛卻洞悉其中的奧秘
2023/09/06
還珠格格:為何晴兒更願意和小燕子相處?初見含香時,為何不去了解一下紫薇的自我介紹呢?
2023/09/06
「如懿傳:炩妃所生的璟妧,其身世之謎是否揭開?」
2023/09/06
《如懿傳》:宮女嫁太監,逆境中的愛情爭霸
2023/09/06
蕭皇后:因長得美麗,被六人輪番霸占六十年,48歲還在被人搶奪
2023/07/25
「禍水紅顏」中楊玉環為何是例外,生前無政治野心,死后怪談眾多
2023/07/25
長平之戰,秦軍為何能以弱勝強殲滅趙軍40萬?兵馬俑坑揭示真相
2023/07/25
袁崇煥死后,還有一人可替明朝抵擋后金軍,可惜最后被崇禎冤殺!
2023/07/25
​明代最囂張的外戚:一門兩侯爵,敢在皇宮奸污宮女,偷戴皇帝御冠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