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重溫《甄嬛傳》發現:智商情商雙高的甄嬛,也曾犯過「低級錯誤」
2021/11/01

導讀:人一旦對自己過于自信,就會高估自己的能力,從而阻礙自己的思考,阻礙自己前進的步伐,給自己的人生帶來難以磨滅的後果。

十年前第一次看《甄嬛傳》這部清裝宮鬥劇的時候,覺得裡面的雍正皇帝僅僅因為甄嬛穿錯一件純元皇后的衣服就對她大發雷霆,取消封妃儀式,禁足碎玉軒,絲毫不顧及過往的情分,實在讓人無法理解,甚至在指責這個帝皇的無情與涼薄。

的確,兩人初遇時恩愛異常,雍正寵愛她到什麼地步,賜浴湯泉宮,椒房獨寵,姣梨妝,生日宴……這些幾乎是別的嬪妃永遠沒機會享受到的,她卻輕而易舉地就得到了。

可以這樣說,甄嬛在雍正心中是可以佔據一席之地的女人,甚至在某個時期可謂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可是卻在一夕之間突然掉落到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有段話是這樣說的:如果有一天為你遮風擋雨的人把世間所有的風雨都帶到你面前的時候,那你又將情何以堪?

很顯然,甄嬛果斷決絕地選擇離開了那個讓人傷心絕望的皇宮,放下往日與雍正的情與愛,帶著怨與恨遠走到宮外的甘露寺修行,就當是一場夢醒來就該回到現實中去一樣。

在《甄嬛傳》中,甄嬛失寵兩次。

第一次是被華妃罰跪以及背後的陰謀導致其小產,悲痛之下要求雍正處決華妃,卻忽視了雍正身為皇帝的不得已以及壓力。正因皇帝礙于年羹堯而沒有處決華妃,從而對皇帝心生怨恨,終導致自己被冷落。

第二次失寵,表面來看甄嬛的第二次失寵以至離宮是因為穿錯了純元皇后的衣服,還發現了一直以來自己在雍正心中是別人的替身,感到萬般痛苦,錯付他人,實則背後的原因真沒有那麼簡單淺薄。

事實上,結合劇情全域分析下來,細想幾番,若真的只是甄嬛穿錯了衣服,是不至于會讓雍正這麼嚴厲處罰甄嬛的。

原因大概有三個。

一是甄嬛自從袖中藏蝶重新得寵後,過于自信,高估了自己在雍正心中的地位。

甄嬛在第一個孩子流掉之後,就因為雍正不肯處罰華妃而跟他起了嫌隙。

雍正作為一個君王,可以說是低聲下氣地在安慰她,可甄嬛並不領情,反而心中充滿了怨恨與不滿,這就讓雍正第一次瞭解到甄嬛並不像表面看上去那麼溫柔和順,性子太拗,只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喪子之痛中,絲毫沒有看到雍正作為帝王的為難與無奈。

這在雍正的心裡暗暗地種下了一根刺,覺得甄嬛更加比不上自己的舊愛純元,沒有純元的大度,也沒有純元的賢慧。

意料之中的是華妃當時對雍正依舊非常重要,甄嬛是註定等不到雍正給她想要的交代的,試問一個小小的宮嬪又怎麼可以與帝皇抗衡,雍正一句話,一個手勢足以毀了甄嬛的一切,她的榮寵,她的性命,甚至整個家族存亡。

後來要不是她被眉莊拉到冷宮親眼看一下裡面的嬪妃過得是多麼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還有被齊妃和富察貴人在長街掌摑羞辱,甄嬛估計會繼續消沉下去,哪有後來的崛起反擊。

她靠著袖中藏蝶在倚梅園重新獲得了雍正的青睞,寵愛更勝從前,于是甄嬛便開始「膨脹」了。

為了不再讓別人欺負自己,她到處彰顯自己的力量,第一個就解決了當日侮辱她的富察貴人,又警告了齊妃,至此後宮眾人都不敢小覷了她。

雍正幾次來到碎玉軒要求見她,她都避而不見,跟雍正玩起了欲擒故縱的把戲,這就讓甄嬛心裡產生了一種自己已經把雍正穩穩地抓在手心的錯覺。

她認為雍正已經離不開她了。

不可否認的是,一個女人,在男人愛自己、寵自己的時候,可以偶爾耍點小脾氣,說點平時不敢大膽表達的想法,也未嘗不可,但得看這個物件是誰了,要是這個物件是皇帝,一次兩次還可以,多了就不好辦了,如甄嬛,她就是忘記了這一點。

二是甄嬛仗著雍正的寵愛,沒有分寸地多次干政,早已讓雍正心中生疑。

甄嬛因為自身所具備的才華與見識,讀了不少的史書,在雍正面前也能時常幫他出出主意,分擔煩惱,所以在精神交流這方面,甄嬛比後宮任何一個女人強,這個事實是不可否認的。

雍正為此也在甄嬛面前說過允許她干政,這個不假,但就是因為這個「允許」,使得甄嬛多次越界插手政務。

例如在敦親王毆打言官這件事上,雍正拿不定主意應該怎樣處理比較穩妥,大臣們的意見也分了兩派,這時甄嬛走進養心殿給雍正提了一個安撫政策,只見雍正的眼裡在打量著甄嬛,信息量很大,可見對甄嬛的疑心暗起。

可是甄嬛一點都沒有察覺到雍正的疑心,過了沒多久,雍正對敦親王起了殺心,甄嬛又進言叫皇上顧及手足之情,另外還要封賞敦親王的兒女,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為雍正維持仁君的形象。

然而甄嬛卻忘了雍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帝王。

在九子奪嫡成功登上帝位的時候,雍正又何曾顧念過手足之情,何曾心軟過或手軟過?

從他把兄弟八王九王改名為「阿豬阿狗」

,就連太后臨終前想見一下自己的小兒子十四阿哥都不行,他自己的三阿哥為他們求情被革去了黃帶子,不再認他做自己的兒子……

樁樁件件都說明了雍正是一個親情淡薄的帝王,自然對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的敦親王是容不下的。

甄嬛為罪臣說情,沒有起到讓雍正覺得為他維持仁慈形象的效果,而是覺得甄嬛與外臣勾結,擾亂朝綱,這才是最致命的。

再比如第二件事,跟年羹堯交好的錢名世出了一本詩集對年羹堯的言行大加讚賞,這觸犯了雍正的底線,認為錢名世等同謀逆,于是下令抓拿下獄,又把他的同黨汪景棋斬首懸掛于菜市口十年。

甄嬛的父親不僅被政敵鄂敏誣陷收藏了那本詩集,而且還無意間在政敵面前表露自己同情他們的想法,甄嬛在雍正的試探下又為汪景祺流放的家人求情,結果雍正一口咬定甄嬛和她的父親甄遠道都在同情憐憫自己不喜歡的人,認為自己的做法是不合理的,疑心更是越來越重。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甄嬛一而再,再而三地干涉政務,並對雍正的政令指手畫腳,沒有一點收斂,誤將自己的寵愛當成了免死金牌,雍正又怎麼可以視而不見呢?

他早已看甄嬛不順眼了,只是隱忍不發罷了。

甄嬛對雍正的不滿與疑心根本沒有察覺到,還洋洋得意,自顧自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也許雍正的盛寵已經把她那顆玲瓏剔透的心給蒙蔽了,忘記了雍正本就是一個多疑多慮的皇帝。

疑心的根一旦種下,危險就會一步步地向她靠近,她卻在自己編織的美夢中沒有一點防備地沉醉著。

在劇中雍正就說過這樣一句話:他只喜歡兩種女人,一種是不惹事的,一種是懂他的,可是太懂也不好,能說上幾句話就好。

作為一個帝王,誰願意自己的心意可以隨時被人猜到,這對他管理前朝後宮都相當地沒有安全感,被人徹頭徹尾地看透,的確是一件讓人不愉快的事,即使是自己身邊最愛的枕邊人,也不行。

甄嬛犯了兩大禁忌:

一是她顯得太懂用雍正了,帝王心似海,她總是這樣滿宮裡表現出自己多瞭解皇帝的樣子,雍正又怎麼能沒有一點忌諱;

二是她把自己的聰明用得太過了,總是愛在雍正的事上出謀劃策,另闢蹊徑,這讓雍正的顏面往哪擺,深深地損傷了帝王的尊嚴。

言多必失這樣的道理,最淺顯不過,甄嬛卻忘得一乾二淨,以為憑藉自己在雍正心裡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說什麼,做什麼都可以被容納,真是大錯特錯,枉費了心思。

三是甄嬛褪去了以往的謹言慎行,對靠近自己的危險,竟絲毫不覺。

雖然說甄嬛穿錯了純元的衣服有皇后的陷害,但是甄嬛自己也有著不可推脫的責任。

膨脹的心在甄嬛的身上日益壯大,她年紀輕輕,沒有子嗣就被封妃了,後宮裡可沒有幾人能有這樣的恩寵,相對于剛進宮時,甄嬛所表現出來的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如今似乎全都消失不見了。

也是,那時的後宮甄嬛可謂是一時風頭無兩,哪裡還需要謹言慎行,如履薄冰,仿佛她只需要安心地享受著雍正的寵愛就是了。

當然,這只是她自己的一廂情願。

讓她沒有想到的是,生命中的致命一擊很快便來臨了,在內務府送來封妃的吉服時,她發現吉服破損,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別人有意陷害,馬上向皇上皇后稟告說明情況,從而推遲封妃日期,而是儘快找到另一件作為替代,興許就可以遮掩過去。

封妃儀式在甄嬛的心裡成了頭頂大事,她只想快點完成,不想耽擱一點時間,就隨意穿上了一件不明來路的吉服,就興高采烈地去了。

後宮那些女人的嫉妒心,怎麼可能眼睜睜看她越爬越高,肯定想盡辦法阻止她的。的確,人往往在最得意的時候都會忽略身邊的細節。

人生如棋子,一棋下錯,滿盤皆輸。

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也不少,甄嬛又再一次選擇性忽略,才造成了自己離宮修行,家人流放甯古塔的悲慘下場。

若是她當時有後期的機警與靈敏,或許就可以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

果然,人都是經一塹長一智的,誰的成功都不容易,只是需要時間的歷練和人心的成長而已。

所以得出的結論是:雍正真的不只是因為甄嬛穿錯了純元的衣服而發怒,不然就太莫名其妙了,也讓人感到突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隨著時間的推移,甄嬛的種種言行,慢慢地就像一捆捆柴堆積起來,雍正的耐性逐漸耗光,惻隱之心越來越嚴重,終于可以明目張膽地借著甄嬛穿錯純元皇后衣服的事找到一個理由。

一個時機,從而化成一個火種,毫不留情地點燃了柴堆,一次性跟甄嬛算了把總帳罷了。

這也給作為觀眾的我們提了一個醒:做人要留餘地,不要得意忘形,從而過分地插足別人的生活,別人的人生,忘記自己的分寸感,失去界限感。

若是遇上好脾氣的,還能忍你一兩次,若是遇上斤斤計較的,記仇的,那可不是開玩笑的,總有一天,當怒火燒來的時候,你早已避之不及,承受不住。

人生在世,過得了自己,也過得了別人,真的很重要,有時候重要到影響我們整個人生。

End.

甄嬛傳:華妃疑惑不解,為何純兒飯后要吃2斤糕點,而甄嬛卻洞悉其中的奧秘
2023/09/06
還珠格格:為何晴兒更願意和小燕子相處?初見含香時,為何不去了解一下紫薇的自我介紹呢?
2023/09/06
「如懿傳:炩妃所生的璟妧,其身世之謎是否揭開?」
2023/09/06
《如懿傳》:宮女嫁太監,逆境中的愛情爭霸
2023/09/06
蕭皇后:因長得美麗,被六人輪番霸占六十年,48歲還在被人搶奪
2023/07/25
「禍水紅顏」中楊玉環為何是例外,生前無政治野心,死后怪談眾多
2023/07/25
長平之戰,秦軍為何能以弱勝強殲滅趙軍40萬?兵馬俑坑揭示真相
2023/07/25
袁崇煥死后,還有一人可替明朝抵擋后金軍,可惜最后被崇禎冤殺!
2023/07/25
​明代最囂張的外戚:一門兩侯爵,敢在皇宮奸污宮女,偷戴皇帝御冠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