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洞鑑歷史
最佳推荐
情节八卦
影视片段
最新预告
三國解密
    
洞鑑歷史
最佳推荐
情节八卦
影视片段
最新预告
三國解密
    
鄭和:30年漂泊,跨半個地球,大明第一航海家的胸懷,讓世界仰視
2022/05/13

明朝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靖難之役爆發,燕王 朱棣下令奪取北平九門。當時,朱棣麾下僅有燕山三護衛等嫡系人馬,為了盡快打贏這一仗,燕王府能拿得動兵器的人幾乎傾巢而出,包括宦官。根據《明史竊》記載:

當靖難初,內官將兵者數人,有狗兒最敢戰先登。王安即不花都,女直人,孟驥即添兒。西番人;鄭和即三保,云南人。

意思是說,朱棣麾下有幾位勇敢的宦官,其中包括狗兒、王安、孟驥。 還有一位云南人,他的名字叫鄭和,也稱他為三保

鄭和在靖難之役中是立過戰功的,《明史·鄭和傳》也記載「 初事燕王于籓邸,從起兵有功」。

只是,人們沒有想到的是,朱棣身邊的這位內侍,除了能上戰場,他還能遠航海外, 若干年后,每每提到鄭和之名,都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相比于明朝后期的劉瑾、汪直、魏忠賢等宦官,鄭和活成了古代宦想都不敢想的偉岸模樣。 作為大明第一航海家,鄭和的名字早已響徹世界。

本文,小編將和大家分享明朝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希望通過史料和分析,給大家還原一位讓世界仰視的明朝外交家。

一、起底「大明第一航海家」

鄭和是明朝知名的宦官,但他早年的履歷并不詳細。根據傅維鱗所作的《明書》記載:

鄭和,洪武中入宮,豐軀偉貌,博辯機敏。

鄭和是洪武中期入宮,他身材高大偉岸,博學聰慧。據鄭一鈞在《鄭和全傳》中介紹,鄭和本姓馬,洪武十七年傅友德和藍玉征討云南時,鄭和被明軍所擄,然后被帶到南京,入宮服役。一年后,傅友德奉命鎮守北平,鄭和隨軍前往,而后被調入燕王府。

清朝末年,《故馬公墓志銘》被發現,它被史學界認為是關于鄭和身世的最可靠資料。墓志銘中記載鄭和的曾祖父是回族人,名叫拜顏(伯顏),曾祖母姓馬。鄭和的祖父名叫 哈只(哈吉)。

鄭和有兄弟姐妹6人,而根據鄭和小名三保(又作三寶)來看,鄭和可能在家中排行老三。

當年,鄭和進入燕王府后,很快靠著自己的機敏獲得了朱棣的好感。靖難之役爆發后,鄭和立過戰功,但具體是什麼功勞,史書中并沒有詳細記載。甚至有人認為,朱棣和李景隆在鄭村壩對決時,鄭和曾發揮較大作用,因此朱棣才賜他姓鄭。

建文四年,靖難之役結束后,朱棣給鄭和安排的第一項任務便是照顧朱棣的乳母馮氏。《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十四》記載:

癸卯(建文四年)遣太監鄭和祭乳母馮氏。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朱棣對鄭和非常信任。

永樂初年,朱棣欲派遣一位能臣下西洋,但在人選方面陷入苦惱。朱棣召來著名的術士袁忠徹,問他有沒有合適的人推薦。《古今識鑒》記載:

永樂欲通東南夷,上問:「以三保領兵如何?」忠徹對曰:「三保恣貌才智,內侍中無與比者,臣察其氣色誠可任。」

袁忠徹認為,鄭和 有軍事能力,又 很聰慧,還是 朱棣最信任的內侍,選擇他下西洋最為合適。當然,袁忠徹建議朱棣選鄭和,還有一個原因,因為袁忠徹是術士,他看鄭和的「面相」覺得此人非常忠誠。

朱棣到底為何要派人下西洋,《明史·鄭和傳》云: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根據這段記載可以看出,朱棣之所以要派人出海遠洋,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懷疑建文帝逃到海外,所以要鄭和等人去尋找其蹤跡。

第二是朱棣要向周邊宣揚大明的威德,以顯示「中國」的繁榮和富強。

實際上,還有一個原因《明史》沒有說,那就是朱棣本身是靠「靖難」登基的,在傳統儒家思想中,他屬于「得位不正」,因此,朱棣需要到周邊國家宣揚自己的正統性。

鄭和真正出海的時間是永樂三年六月,而在此之前,朱棣已經做了兩年多的準備。換句話說,朱棣幾乎從登基伊始便開始籌備此事。

宋元時期,中國的造船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羅盤的使用也已經普及,這些為鄭和下西洋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永樂三年六月,在萬事俱備之后,鄭和從龍江造船廠出發,開啟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遠洋出海。 在一望無際的波濤是,鄭和不僅僅是永樂皇帝的使臣,他還代表著大明王朝當時最先進的科技水平和大國胸懷。

二、手持利器而克己身

鄭和第一次出海時,朱棣為他舉辦了盛大的出海儀式,不僅讓鄭和攜帶許多金銀,還帶了許多絲絹和瓷器。《明史·鄭和傳》云:

(鄭和)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幣。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

鄭和帶領兩萬七千八百余人,乘坐62艘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的巨艦出發,聲勢極為浩大。鄭和先從龍江造船廠沿江而下,從蘇州 瀏家港出海,經福建 五虎門停留(或是補給)后,然后帶著船隊揚帆出海。隨著港口的不斷后退,鄭和和他的船隊開始走向茫茫未知的海外。

鄭和的第一站是 占城(越南中南部),他在占城短暫停留后,隨即前往爪哇(印尼)。在到達爪哇時,爪哇東西兩大國王正在爆發內戰,《明太宗實錄》記載:

先是瓜哇國西王與東王相攻殺,遂滅東王。時朝廷遣使往諸番國,經過東王治所,官軍登岸市易,為西王兵所殺者一百七十人。西王聞之懼,至是遣人謝罪。

意思是說,爪哇西王滅掉了東王,當鄭和麾下的一艘船經過東王治所,在下船進行貿易時,被西王誤認為是東王的軍隊。于是鄭和的船只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受到西國王的突然攻擊,結果,170名明朝士卒被殺。

當時,鄭和帶兵兩萬余人,艦船上皆裝有火炮,完全有能力為這170名同胞報仇,但鄭和沒有這麼做,他采取和平的方式和爪哇西王交涉,西王最終派人給鄭和道歉,并表示愿意派使者和鄭和一道到南京向大明皇帝賠罪,這件事被和平解決。

《孫子兵法》云: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鄭和受朱棣派遣出海遠洋,本意是交好海外諸國, 面對欺辱,鄭和沒有貿然興兵,這便是他的偉大之處。

而后,鄭和離開爪哇,到達 蘇門答臘,在穿過馬六甲海峽后,前往 滿刺加、錫蘭、古里等國。 古里位于現在的印度南部,是喀拉拉邦的第三大城市, 這里,是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終點,也是鄭和最后去世的地方,下文還會提到。

鄭和將大明朝的誥命銀印賜給古里國王,古里國王非常感動,后者和鄭和一起在當地修建碑亭,樹立石碑,碑文曰:

其國去中國十萬余里,民物咸若熙皡同風,刻石于茲永示萬世。

實際上,鄭和雖然崇尚和平,但他也不會任由別人欺凌,例如,在鄭和返航時,他一怒之下便滅掉了五千余人。

當時,鄭和在路過 三佛齊舊港(今印度尼西亞南蘇門答臘省首府)時,遇到了一個兇悍的海盜團伙,其首領名叫 陳祖義,他們搶掠僑民,無惡不作。鄭和好言勸阻陳祖義,希望他與人為善,陳祖義表面上答應,私下卻陰謀襲擊鄭和的艦隊。

結果事情敗露,鄭和下令滅掉了陳祖義麾下約5000多名海盜,燒掉海盜船17艘,并生擒陳祖義等海盜頭目。

永樂五年九月,在海面上漂泊兩年多后,鄭和返回南京。鄭和不僅帶來了各國前來覲見的使者,還獻上了陳祖義等俘虜。《明史》云:

五年九月,和等還,諸國使者隨和朝見。和獻所俘舊港酋長。帝大悅,爵賞有差。

看到鄭和的這些「成績」,朱棣大喜過望,給了鄭和等人封侯的賞賜。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他對遠距離航海的第一次實踐。在這次遠洋中,鄭和不輕易挑起戰事,但不代表他軟弱無能。

在爪哇,鄭和妥善解決雙方矛盾,最終爪哇國王派使者專門到明朝致歉, 實現了兩國的和平。

在三佛齊舊港,鄭和對陳祖義下狠手,只是為了伸張正義, 其目的仍然是維護和平。

戰爭和和平一直是辯證的,鄭和雖然身在海外,但仍能很清晰地把控用兵的性質, 手持利器而克己身,足見鄭和的胸襟和才能。

三、漂泊歸來已非少年

永樂五年,鄭和在回京不久后,立即進行了第二次下西洋。這一次,鄭和的路線幾乎和第一次重合。因為鄭和此次的最主要任務是送那些外國使者回國。所以,鄭和第二次下西洋的規模較小,一年后返航回京。

鄭和第二次下西洋時,給各國帶回許多珍貴的禮物,例如瓷器、茶葉、絲綢和金銀等物, 這讓海外諸國認識到了明朝商品的價值,為明朝和海外通商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鄭和的這些事跡,不僅在中國史書中有記載,在海外也存在許多證據,例如,今斯里蘭卡(古錫蘭)的佛寺里仍保留著鄭和所立的《布施錫蘭山佛寺碑》,記載了鄭和向當地佛寺布施了大量的金銀、絲絹和香油等物。

迎客進來,再送客回家,順便送個伴手禮。鄭和第二次下西洋,盡顯中華禮儀氣度。

永樂七年,朱棣命鄭和與王景弘、候顯等人率兵27000余人,乘坐了48艘大船再次出海。這一次,鄭和比前兩次走得更遠。他的船隊途經30個國家或地區,最遠處達到了位于波斯灣的 忽魯謨斯(音譯,現在稱 霍爾木茲,位于伊朗東南部)。

在這次航行中,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鄭和在途徑錫蘭時,錫蘭新國王 亞烈苦奈兒眼饞鄭和的艦隊,打算謀害鄭和等人,將艦隊占為己有,鄭和發覺后,沒有和國王產生沖突,而是率領船隊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不過,亞烈苦奈兒并沒有死心,等鄭和返航時,他發兵五萬圍攻鄭和。

鄭和沒有選擇直接迎戰,而是對屬下說:「錫蘭王國主力盡出,他的城堡內肯定空虛,我們直接襲擊他們的老巢,不僅能大獲全勝,還能減少雙方的傷亡。

《明史·鄭和傳》云:

國內虛,率所統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亞烈苦柰兒及其妻子官屬。劫和舟者聞之,還自救,官軍復大破之。

鄭和擒獲了國王的妻子、兒子和眾多官屬,國王在回軍自救的途中,又被鄭和擊敗。鄭和后來將錫蘭國王帶回明朝,朱棣赦免了國王的罪過,放他歸國。從此,諸國皆服,紛紛盛贊大明的厚德。史載: 諸邦益震詟,來者日多。

永樂九年六月,鄭和結束第三次下西洋歸國,朱棣念他多年辛勞,追封他的父母,特地讓他回云南掃墓。

到了永樂十年冬天,鄭和第四次出海,這一次,鄭和的船隊繞過了阿拉伯半島,第一次到達非洲。

在東非沿岸,鄭和沒有殖民,沒有侵略。甚至連船上需要補給的食物,鄭和也是拿商品和當地居民交換的。另外,鄭和還向當地國王宣布明朝對他們的封賞和賞賜,最后留下了部分農耕的方法。

鄭和的這種做法,在世界航海史上堪稱是奇跡,也讓后來歐洲的航海家們自慚形穢。

兩年后(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鄭和率船隊歸國,在半路上,他接到了蘇門答臘國王的請求,率領船隊幫該國平定了叛亂。

值得一提的是,鄭和第四次下西洋收獲頗豐,他不僅帶來了30多個國家派往明朝朝貢的使者,還從東非麻林國(肯尼亞境內)帶回了一種異獸—— 麒麟,讓朱棣十分欣喜。(不過,據后世研究表明,鄭和帶回的「麒麟」

實際上是長頸鹿。)

永樂十四年十二月,考慮到麻林國等國的使者要回國,朱棣命鄭和第五次下西洋,鄭和此次從明朝帶走了大量的絲綢、瓷器和茶葉,沿途進行貿易,大明朝的這些商品深受歡迎。鄭和歸來后,帶來了忽魯謨斯進貢的獅子、金錢豹、西馬;祖法爾進貢長角馬;木骨都束進貢花福鹿;卜剌哇進貢千里駱駝、鴕雞;爪哇、古里進貢麾里羔獸。

永樂十七年七月,鄭和歸國,朱棣下詔厚賞中和及出海的將士。

永樂十九年正月,鄭和再次出海,這是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其目的是送16個國家的使者回國。一年后,鄭和歸來。和前兩次相比,鄭和出海的路程沒有變,但時間明顯縮短,說明大明朝的航海技術已經在飛速發展。永樂二十年八月,鄭和回國。

此時的鄭和,已經年過半百,他人生的后半年,基本上都在船上度過,六次遠行,歸來已非少年。

四、中華胸懷讓世界仰視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他人生中的第五次北伐途中病逝,明仁宗朱高熾登基。

由于永樂年間朱棣北 伐蒙古、南征安南、遷都、修皇陵、下西洋、修《永樂大典》,耗資巨大。朱棣雖然締造了「永樂盛世」,但在他執政的后半段,百姓的負擔并沒有減輕。所以,朱高熾登基后,在戶部尚書夏原吉的建議下,暫停了下西洋的事業。

沒有了下西洋的任務,不代表鄭和就不受重用。鄭和被朱高熾派往南京,擔任南京守備太監。在史書記載中,鄭和是明朝第一位南京守備太監。

朱高熾僅僅在位10個月便駕崩了,他的長子朱瞻基繼承皇位,是為明宣宗。

宣德年間,關于是否繼續下西洋,朝廷大臣們進行了激烈的爭論,明宣宗有意襲承其父明仁宗之意,停止下西洋這些「費錢」

的工程,讓百姓休養生息。

起初,明朝周邊的20多個國家還來朝貢,隨著鄭和下西洋的中斷,這些國家漸漸和明朝生疏。到了宣德五年,明宣宗以「外番多不來朝」為由,有意再派人下西洋。

當時,鄭和已經60歲,身體大不如前。朱瞻基召來鄭和,問他是否還能再次出海。 鄭和跪地表示自己愿意為大明朝鞠躬盡瘁。于是,在宣德五年,鄭和再次領命出海。這是鄭和第七次下西洋,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七月,鄭和率領27550人出發,鄭和這一次沒有和番邦發生沖突,他甚至勸暹羅(泰國)不要再侵略滿剌加(馬六甲王朝),為維護區域和平作出重要貢獻。

鄭和此次最遠到達了非洲南端,在返航經過古里國的時候,鄭和積勞成疾,病逝于船上,終年62歲。

歸來后,明宣宗下旨將鄭和葬于南京牛首山,讓宮中的宦官每年祭祀鄭和。

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他的航海旅程比哥倫布早了近100年,最難得的是,鄭和下西洋,不殖民、不掠奪,一路宣揚睦鄰友好,這和一百多年后的西方的「大航海時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鄭和下西洋對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維護區域和平做出重大貢獻。同時,鄭和的七次遠航,給世界航海術,造船術帶來了較大發展。

當然,鄭和在下西洋途中所表現的外交才能、軍事謀略和個人質量,也值得后世尊重和紀念。下圖為鄭和下西洋的部分航海圖:

司馬光在《四言銘系述》中說:

盡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

作為封建社會的一位宦官,鄭和一生都在盡忠。鄭和人生中最閃光的地方,幾乎都在大海上,他用30年的時間,完成朱棣和明朝的囑托,

他七下西洋,跨越半個地球,完成了他人想都不敢想的壯舉。他不興戰火,不殖民、不掠奪,與人為善,維護區域和平,向世界展現中華胸懷。

時至今日,鄭和的這種胸懷仍被中華所延續,鄭和所走過的路,仍是世界「一帶一路」的重要通道。

他雖然身殘,但遠勝常人,他雖只是一名宦官,卻足以讓全世界仰視。

梁啟超曾說:

謂大陸人民,不習海事,性或然也,及觀鄭君,則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航海偉人,能與并肩者,何其寡也。

是啊,鄭和稱得上是全世界的航海偉人,鄭和的能力和胸懷早已享譽世界,而世界上能并肩鄭和的航海家,只能用一個「寡」字來形容了。

歷史即是現實,我輩當學習鄭和之精神,繼續為世界和平和發展做出貢獻。如此,方不負先輩之辛勞,不負我華夏情懷。

北宋一代豪俠,功績堪比諸葛亮,破案猶如狄仁杰,還最早推行紙幣
2023/07/25
玉皇大帝如何坐上皇位的,在這之前他是干嘛的?經十萬三千兩百劫
2023/07/24
古代將軍用的「槍」是用什麼做的?槍桿是木頭,但一般人用不起!
2023/07/22
初婚因"太丑"嚇跑丈夫,二婚嫁宋仁宗的曹皇后,為何能坐鎮后宮45年
2023/07/22
古代戰爭中被俘虜的美女,下場會怎樣?不是被霸占就是被輪流羞辱!
2023/07/21
擅長招攬人才的劉備,為何對忠勇無雙的太史慈不屑一顧?
2023/07/21
他因貪吃差點當不上皇帝,在位不到一年,卻開創了「仁宣盛世」
2023/07/20
曹丕見兩牛打架 ,逼曹植以牛作詩不能有牛字,結果流傳千古
2023/07/18
為何北齊是「禽獸王朝」?暴力荒淫,下流無比,還有一點細思極恐!
2023/07/18
古代有位大臣生了70多個兒子,他所用的方法,一般人羞于啟齒
202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