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起兵「靖難」的燕王朱棣狼狽地從浦子口撤下來。四年來,朱棣和朱允炆互有勝負,仗打得異常艱苦。朱棣回頭看向ㄕㄚ來的南軍追擊部隊,心中有些煩躁。正打算策馬狂奔的時候,前方忽然揚起一陣塵土,等看清來人旗幟時,朱棣懸著的心放了下來。次子朱高煦前來接應自己了。當朱棣看到朱高煦滿臉的疲憊和風塵時,忽然有些感動:「勉之!世子多疾」。
明成祖朱棣 像
這是一句被載入史冊的話。朱高煦聽懂了這短短六個字后面所代表的含義,我們也讀懂了朱棣當時內心的矛盾與溫情。 當所有人在史書里,把朱高煦當成一個類似丑角式人物來嘲笑的時候,又有幾個人站在失敗者朱高煦的角度,去重新看待那一件件的往事,去重新體會那一次次的心酸。我們習慣性地把「成王敗寇」 放在嘴里,去解讀封建歷史的榮辱興衰,卻又自覺不自覺地跟著史家的筆法,代入性地去辨別是非,區分黑白。絕大多數人,包括筆者在內,很難跳出這樣的怪圈。但這次,筆者打算反著來,試著為朱高煦這個「丑角」,講一講他的無奈和委屈。
朱高煦 劇照
漢王朱高煦,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明仁宗朱高熾的同母胞弟,明宣宗朱瞻基的叔父。其身平也簡單,跟著朱棣起兵,后在侄子即位后反叛,以致身死。
我們知道,朱棣的長子朱高熾,是個大胖子。一般體重嚴重超標的人,往往都會伴有各種基礎的慢性疾病。所以我們大可以想象,朱高熾很可能患有嚴重的「三高」。再加上史書說他腿腳不便,筆者就推測他可能還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不利于行。
大胖子朱高熾,并沒有用他的體重壓住場,繼位僅僅不到一年,便撒手人寰。明仁宗朱高熾 像
而與朱高熾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他的弟弟朱高煦。朱高煦性格勇猛,常年跟隨朱棣在外領兵作戰。不止一處史料里講過,連朱棣自己都承認,幾個兒子中,朱高煦的性情和自己是最像的。
以上內容說的是朱棣善戰,在討伐蒙古的一場[單戈]爭中,朱棣以過人的勇武,打了一場大勝仗。那朱高煦呢?
這里說的是,朱高煦隨同父親起兵,一直在軍中效力,且身先士卒,打過勝仗,也救過朱棣的命。
古代將領
這麼看來,這對父子似乎都是善于軍陣,慣于沖鋒ㄕㄚ敵的主。又有俗語說「慈不掌兵」,從后來朱棣攻入北京干掉建文帝舊臣,和朱高煦曾經在哥哥明仁宗駕崩后意圖半途截ㄕㄚ趕赴京城的太子朱瞻基來看,二人又是同樣的心狠手辣,膽大包天。
做父親的,往往都比較喜歡像自己的兒子。很明顯,一個行動不便,身材臃腫的大兒子與一個矯健兇悍,能征善戰的二兒子,朱棣在私人情感上是更傾向于后者的。
但是,這對父子僅僅只是性情相像?我們把目光跟隨著時間軸,先向前看,再向后看,你會驚訝地發現,這對父子竟是連處境都何其相似。
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子,太子是長子朱標。朱標體弱,盛年離世,接班的是皇太孫朱允炆。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太子是長子朱高熾。朱高熾體弱,在位不足一年,之后登基是的侄子朱瞻基。
與朱棣不同,朱標,朱允炆從小接受了正統的儒家文化教育,滿肚子的齊家治國平天下。朱元璋和朱棣在外面ㄕㄚ敵的時候,朱標常年監國;對于朱高煦而言,哥哥朱高熾性情溫厚仁孝,與文官集團同樣走的很近。
「靖難」期間,朱棣和朱高煦在外拼命,攻南軍,伐蒙古,朱高熾也是常年在北京居守。建文帝朱允炆 像
于是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朱棣不服,起兵反叛;侄子明宣宗朱瞻基繼位,朱高煦也不服,起兵反叛。只是,朱棣成功了,而朱高煦失敗了。朱棣爽了,而朱高煦仍然不服。憑什麼?!
的確,憑什麼?!憑什麼朱棣可以為了皇位,發動靖難,成功了就被尊稱為成組,享受后人給予的榮光?憑什麼朱高煦學父親的老路,失敗了就要在史書里被人寫成一個「丑角」?朱高煦不服,他肯定不止一次地問上天,憑什麼父親能成功,而自己卻失敗?憑什麼父親明明靠反叛起家,卻最后仍然要走立嫡立長的老路?
筆者相信,這些疑問很多人都能夠解答。可以用成王敗寇來套用,也可以強調皇權的平穩過渡來分析。
但即使這樣的回答是正確的,那又如何?朱高煦依舊不服,史書里對他的描述也依舊是個」小丑「。有些朋友可能會笑話筆者的無病[呻·吟],還有為朱高煦抱不平的牽強和無力,但如果把朱高煦換做我們當中的一個人,變成一個你我身邊都認識的普通人,在遇到類似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會不會去爭取?我們會不會因為不甘失敗而憤恨不平?我們又是否在乎因為自己的失敗,而被后人否定身前的所有?
明史
于是,史書里的朱高煦,他「性兇悍」,他「言動輕佻,為太祖所惡」,他「恃功驕恣,多不法」......
有時候,筆者腦子里常常會浮現那句話:所謂佛心,便是將心比心。
發完牢騷,我們來聊點朱高煦的一些具體人事。
對于《明史》里關于朱高煦的一些描述,筆者其實是持懷疑態度的。有時候不得不贊嘆史官手里的那桿筆,簡單的事情,稍微用不一樣的手法來寫,往往就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事一明太祖朱元璋 像
明太祖朱元璋駕崩,朱棣讓兩個兒子去南京奔喪。舅舅徐輝祖因為覺得朱高煦德行不佳,警告過他。但朱高煦卻盜取了徐輝祖的馬,一路北歸,ㄕㄚ民ㄕㄚ官。
這段文字初看,似乎是一個品性惡劣的紈绔子弟做了天怒人怨的事情。但是有兩處需要特別注意,即「馳歸」和「ㄕㄚ驛丞」。
這說明兩點。第一,朱高煦急著回家;第二,回家路途不順,為了能動用官方驛站的力量,朱高煦不得不干掉阻其歸途的驛站官員。
是什麼事情讓去奔喪的朱高煦要如此著急地回家,甚至不惜對阻撓者兵刃相向?筆者告訴你,當時的情況是,朱元璋駕崩后,皇太孫朱允炆登基主政。
朱棣不敢自己進京,派了自己的兩個兒子。朝廷當時已經覺察到了朱棣的反意,徐輝祖等人提議扣留朱高熾,朱高煦為人質。危急之時,是朱高煦找了機會搶了馬匹,帶著哥哥朱高熾,一路向北,人擋ㄕㄚ人,佛擋ㄕㄚ佛,終于平安地回到燕王朱棣的勢力范圍。故宮
知道事情原委,我們再看這段史料的描述,是不是有點用心險惡的感覺?
事二朝廷在決定對朱高煦用兵后,老臣張輔曾經請命領兵平叛。但朱瞻基決定御駕親征。在《明史》朱高煦的傳記里是這樣描述的:
這段話是朱瞻基說的,意思是自己剛剛登基,人心不穩,在應對叔父朱高煦叛亂這件事情上,只有自己親征才能平穩局勢,震懾人心。
但我們在其他史書里,甚至同一本《明史》里,似乎看到了另一個版本。
明宣宗朱瞻基 像
還有比如:
這兩段記載的都是夏原吉在平叛事宜上,勸朱瞻基親征的進言。所謂的「往事可鑒」,指的就是建文帝讓李景隆去平叛,以致大敗。之后夏元吉說朝廷為了平朱高煦之亂,選用將領,得令之人都驚懼得臉色大變。言下之意就是,這些人懼怕朱高煦的將才,心志已被奪,如果讓他們帶兵出戰,恐有所失。
所以,事情的真相是,在朝廷決定對朱高煦用兵的時候,有很大一群人忌憚朱高煦的威名,不敢領兵作戰。而像張輔這樣主動要求去作戰的,其實是在給自己洗白。因為張輔剛剛被人告發他和朱高煦有密切的信件往來。無人敢去,無人可用,明宣宗朱瞻基不得已之下,只得御駕親征,而不是如之前所說的,是為了安定人心。
明代官員
如果這次朱瞻基去剿滅朱高煦,其中有一個變量,那這個變量就是朱瞻基本身。
因為不同于其父朱高熾,朱瞻基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朱棣帶在身邊調教,朱棣在之后的幾次出征都是帶著朱瞻基的,而朱瞻基的確有一派英主氣象。當然,這是另話了。讀到這里,諸位是否對朱高煦的形象有所改觀?筆者敢斷言,朱棣的次子朱高煦,絕對不是史書里那個「外夸詐,內實怯,臨事狐疑不能斷」的懦弱之輩。一個跟著雄主朱棣南征北戰的皇子,一個能夠鎮守邊關,獨擋一面的悍將,怎麼可能是一個令人恥笑的「丑角」?
最后還有一個觀點,筆者很少提起,因為的確有些牽強,甚至也有些驚世駭俗,而且只是筆者個人的推測。本來不想多說,但既然講到這里了,頗有不吐不快之感,權當玩笑之語。
朱元璋駕崩后,朱棣馬上就造反了,除了個人野心之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強力削藩政策。那麼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做了皇帝,從面子上來說,是不好像朱允炆那樣直接露骨地削藩。但是朱棣深知藩王勢大對中央朝廷潛在著巨大危機,所以削藩的事情,一直遮遮掩掩地進行。
因為遮掩,所以總有這樣那樣的顧忌,事情雖然一直在推動,但進行得并不徹底。明仁宗朱高熾上臺時日短,且性子太溫厚,暫且不提。到了明宣宗朱瞻基做皇帝后,其實也是在繼續推進削藩的事宜。朱瞻基 劇照
筆者要拋出來的觀點是:所謂朱高煦叛亂之說,很可能是朱瞻基在史書里自編自導的一件事情,其目的在于清除朱高煦的勢力和影響,并以此全面徹底地推行朝廷的削藩政策。
之所以會質疑朱高煦是否真的有反叛,同樣來源于史書中朱瞻基在朱高煦反叛后,對其軍事行動的推斷:
當時有人擔心朱高煦率軍離開自己的封邑樂安州,進攻濟南,甚至進軍南京,朝廷一時來不及應付。而朱瞻基斷言,朱高煦只會乖乖地在樂安州自守。按照史書的說法,是在贊譽朱瞻基的神斷,同時表現朱高煦的愚鈍。
筆者明確地告訴各位,我不信!
古代將領
朱高煦是一直跟著朱棣起兵,全程參與「靖難」一線作戰以及軍事決策的主。當年朱棣的智囊姚廣孝給的建議,就是直取建文帝的都城南京。朱棣能夠以燕地一隅,最后得到天下,靠的就是靈活的戰術和正確的軍事策略。現在朱高煦自己反了,情形同當年的父親何其相似,連外行人都知道固守必定死路一條,要打運動戰,消耗戰,朱高煦會不懂這麼淺顯的道理?而且用的居然是將士顧家,不肯遠行如此可笑的理由。
再看后來,朱瞻基領兵圍困了樂安,朱高煦全程居然毫無動作。而朱瞻基只是往城里送了幾封信,讓人在城下喊了幾句話,一向以悍勇著稱的朱高煦,居然不顧手下將士與城同存的決心,自己偷偷地跑去向朱瞻基投降?
還有最后朱高煦的死亡。
被押往北京,關在天牢里的朱高煦,在朱瞻基去看望他的時候,居然像小孩子一樣絆倒了朱瞻基,最后被朱瞻基用大鐘扣住,用火活活炙死......封建王朝的統治者為了宣揚自身的正統和天命,黑一個人可以理解,但是黑得如此肆無忌憚,黑得如此錯漏百出,實在是讓人覺得太過可笑。有時候,筆者寧可去相信史書里簡單淺顯的故事,因為簡單,往往能掩蓋很多的血 腥和陰謀,因為淺顯,常常能夠讓世人去相信世間的單純與美好。
朱高煦 劇照
紅塵纏青絲,是非憑誰說;淺嘗說不破,深嘗不可說。
筆者不是想替朱高煦去洗白什麼,畢竟歷史終究是歷史,真相如何也早已封塵于時間里,再無法辯清是非,還原時人時事。但筆者不贊同我們在讀史時,理所當然地預判一件事情的對錯和一個人物的善惡。有一位老師曾經說過:告訴你對錯的,是在代替你判斷;與你講人性的,是在指引你思考。精彩而又繁雜的歷史太多,足夠我們去慢慢去體會其中的意味。選擇你看到,相信你相信的,這才是讀史的樂趣。
參考資料:《明史》,《明紀事本末》。